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監齋使者的意思、監齋使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監齋使者的解釋

寺觀廚房裡供的神。《水浒傳》第六回:“ 智深 把包裹解下,放在監齋使者面前,提了禪仗,到處尋去。”亦省作“ 監齋 ”。《剪燈馀話·聽經猿記》:“﹝ 袁遜 ﹞有時箕踞龕中,以靛塗面,令廚人緻敬,曰:‘此 洪山大聖 監齋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監齋使者是佛教中監護僧衆飲食的護法神祇,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要點說明:

  1. 宗教角色與職責
    監齋使者又稱監齋菩薩,是佛教護法神之一,屬于“天龍八部”中的緊那羅王菩薩。其職責是監督寺院廚房(香積廚)的齋食制備,确保飲食清淨,并護佑僧衆健康。在《水浒傳》等文學作品中,也提到其作為廚房供奉之神的形象。

  2. 曆史與供奉習俗
    少林寺為紀念監齋使者的護寺之功,專門設立緊那羅殿,将其塑像供奉于廚房,尊為“護法伽藍菩薩”。民間則在農曆臘月廿三慶祝其聖誕,祈求國泰民安。

  3. 引申含義
    在漢語成語中,“監齋使者”可泛指負責監督、管理事務的人,源于其原始職責的象征意義。但此用法多見于文學或口語表達,與宗教中的具體神職有所區别。

監齋使者兼具宗教與文化的雙重意義,既是佛教飲食護法神,也衍生出監督者的比喻義。其信仰體現了古代寺院對飲食清淨的重視,并融入民俗傳統。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監齋使者

監齋使者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監 (jiān):從目部,筆畫10;齋 (zhāi):從鬥部,筆畫16;使 (shǐ):從人部,筆畫9;者 (zhě):從者部,筆畫9。

來源

監齋使者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化制度。在中國古代,廟宇和官署中都設有齋戒的制度,為了管理守齋的事務,就需要派遣特定的人員進行監督和管理,這些人員被稱為監齋使者。

繁體

監齋使者的繁體字為「監齋使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可能會有些不同。關于監齋使者這個詞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整體意思并無太大差别。

例句

1. 他被任命為監齋使者,負責守護廟宇内的齋戒制度。

2. 古代的監齋使者需要嚴格執行規定,确保齋戒的進行順利。

組詞

監守、齋戒、齋院、使命、使者。

近義詞

監督員、監察官、使命人。

反義詞

違規者、放任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