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高志的意思、高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高志的解釋

高尚、清高的志向。《荀子·修身》:“卑溼、重遲、貪利,則抗之以高志。” 晉 左思 《雜詩》:“高志局四海,塊然守空堂。” 宋 曾鞏 《題張伯常漢上茅堂》詩:“主人事幽屏,不願尚書郎;即此徇高志,風騷恣徜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高志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具有褒義色彩的複合詞,通常指代高尚遠大的志向。該詞由“高”與“志”兩個語素構成:

  1. 構詞解析:“高”在《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中釋義為“等級在上、程度超出一般”;“志”在《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中定義為“心意所向,志願”。組合後形成“超越世俗的追求目标”。
  2. 語義演變:該詞最早見于《論語·公冶長》“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後經漢代《說文解字》強化“志”的意向性特征,至唐宋詩詞中逐漸形成固定搭配,如杜甫“高志局四海”詩句即體現其文學化表達。
  3. 現代用法:當代語境中既可形容個人理想(如“少年高志”),也可指代群體精神追求(如“民族高志”),常與“淩雲”“鴻鹄”等意象搭配使用,在《新華成語詞典》中被列為具有激勵性質的短語。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新華成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高志”一詞的含義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高志”指高尚、清高的志向,強調超越世俗追求的精神境界。該詞由“高”(崇高、遠大)與“志”(志向、意志)組合而成,常見于古典文獻與人名用字。


二、古典文獻中的引用

  1. 《荀子·修身》
    “卑溼、重遲、貪利,則抗之以高志。”
    ——意為:若性格軟弱、行動遲緩或貪圖利益,應以高遠的志向激勵自己克服弱點。

  2. 左思《雜詩》
    “高志局四海,塊然守空堂。”
    ——形容志向雖高遠,卻因現實局限而孤寂落寞。

  3. 曾鞏《題張伯常漢上茅堂》
    “即此徇高志,風騷恣徜徉。”
    ——表達為堅守志向而選擇隱逸生活的态度。


三、現代應用

  1. 人名寓意
    作為名字時,“高”象征顯貴或品德高尚,“志”指堅定志向,整體寓意追求卓越與遠大理想。
  2. 文化延伸
    常與“志存高遠”“才清志高”等成語關聯,體現對精神境界的推崇。

四、相關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典文獻中的具體語境,可參考《荀子》或《文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八八拜氈抱痾報人編碼兵劫痹下不失朝燕沉冤叱駡熾釀充熾次妻存貨搗賣兜擋遁甲堵垣耳目股肱耳墜分辨憤不顧身鈎子光燿鬼币詭谲還琴翰登火春霍綽駕鼓車蹇頓積靡京夏聚財看盤跨海闊臆涼素林道人鸾牋緑尊南诏畫卷納音起墳人枭榮潤善否身在林泉,心懷魏阙水引肆意妄為天祅頹弛拓拔酴酥悟徹箱牛象山學派犀顱玉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