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描繪、模仿得逼真傳神。 清 馮鎮巒 《讀聊齋雜說》:“形容維妙維肖,仿佛《水經注》造語。” 錢锺書 《圍城》六:“‘咦!怎麼沒收到?’ 高松年 直跳起來,假驚異的表情做得維妙維肖。” 馬南邨 《燕山夜話·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我們曾經見過 齊白石 畫蝦,好像下筆便是,容易得很;殊不知他的每一筆都經過了無數次細心觀察,反複練習,到了維妙維肖而後已。”
“維妙維肖”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wéi miào wéi xiào,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形容描寫、模仿或藝術表現極其逼真傳神,達到幾乎與原物或原型難以區分的程度。
語法功能:
作謂語、定語或補語,含褒義。
例句:
近義詞:
栩栩如生(側重生動感)、呼之欲出(側重形象鮮活)。
反義詞:
畫虎類犬(比喻模仿失真)、似是而非(表面相似,實則不同)。
如果需要更多例句或拓展用法,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文學作品中的具體案例。
《維妙維肖》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描寫或造型非常逼真,準确到極緻。
《維妙維肖》這個成語由6個字組成。其中,“維”字的部首是“纟”,共有8筆;“妙”字的部首是“女”,共有6筆;“肖”字的部首是“⺼”,共有7筆。
《維妙維肖》這個成語的來源于《莊子·列禦寇》一文。該文中有一句話:“予其維妙維肖,若有穴焉。”意思是說描繪得非常細緻、形象逼真,就像真的一樣。
《維妙維肖》的繁體字為「維妙維肖」。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差異。《維妙維肖》中的字也有些不同。例如,古代的“維”字寫作“維”,“妙”字寫作“玅”,“肖”字寫作“肅”。
1. 這幅畫的描繪技巧非常細膩,每一筆都維妙維肖,讓人如見其真。
2. 他的演技出衆,塑造的角色維妙維肖,令人難以忘懷。
維妙、維肖、妙筆、妙手、維持、肖像、肖似、維護
維識、維細、維妙維秀
模糊不清、不像樣、虛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