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盤陀石的意思、盤陀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盤陀石的解釋

同“磐陀石”。不平的石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盤陀石”是漢語中一個描述石頭形态的詞語,其核心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釋義

“盤陀石”指表面凹凸不平的石頭,形容石塊表面崎岖、不平整的狀态。該詞由“盤陀”(形容不平或曲折)與“石”組合而成,常見于文學作品中。

二、出處與文學引用

  1. 《水浒傳》第一回
    原文提到太尉“倒在盤陀石邊”,生動描繪了場景中石頭的崎岖不平。
  2. 蘇轼《遊金山寺》
    詩句“中泠南畔石盤陁”中的“盤陁”與“盤陀”同義,形容石頭隨波濤出沒的險峻形态。

三、實際景觀示例

浙江普陀山的磐陀石是典型代表:

四、延伸用法

“盤陀”單獨使用時,還可形容道路曲折(如“盤陀路”)或山勢回旋,進一步體現“不平、曲折”的核心意象。


如需了解具體文學作品中的用法或實地景觀細節,可參考《水浒傳》原文或普陀山旅遊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盤陀石》的意思

《盤陀石》是一個成語,意為形容人或事物的變化無常、莫測。它通常用來形容世事變化莫測,難以預測和掌握。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盤陀石》由盤、陀、石三個字組成。

其中,盤的部首是皿,它有6個筆畫;

陀的部首是阜,它有7個筆畫;

石的部首是石,它有5個筆畫。

來源

《盤陀石》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莊子·人間世》。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人迷失在盤陀山裡,無法找到出口,因為山路變化多端、複雜莫測。後來,這個成語演變為比喻世事變幻莫測。

繁體

《盤陀石》(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盤陀石的寫法已經基本保持了現代的形态,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例句

1. 這個世界像個盤陀石,變化多端,我們永遠都無法預測。

2. 生活就像盤陀石,有時我們順利前行,有時卻被困在某個地方。

組詞

盤旋、陀螺、石頭

近義詞

變幻莫測、無常

反義詞

穩定、可預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