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兵簿的意思、兵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兵簿的解釋

軍士的名冊。《後漢書·吳漢傳》:“及 漢 至莫府,上兵簿,諸将人人多請之。” 李賢 注:“兵簿,軍士之名帳。”《晉書·秦獻王柬傳》:“ 武帝 嘗幸宣武場,以三十六軍兵簿令 柬 料校之, 柬 一省便擿脫謬,帝異之,於諸子中尤見寵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兵簿”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指古代軍隊中登記軍士信息的冊籍,主要用于兵員管理。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兵簿”原指軍士名冊,即記錄士兵姓名、身份等信息的官方檔案。例如《後漢書·吳漢傳》提到吳漢向朝廷提交兵簿時,将領們争相請求增補兵員。

  2. 曆史用例

    • 《晉書·秦獻王柬傳》記載,晉武帝曾讓秦獻王核對三十六軍的兵簿,他迅速發現并糾正了其中的錯誤,展現出卓越能力。
    • 李賢(唐代學者)在注釋《後漢書》時明确解釋:“兵簿,軍士之名帳”,即士兵名冊。
  3. 衍生理解
    個别資料(如)提到“比喻人多雜亂”,但此用法在古籍中未見明确記載,可能為現代引申義,需謹慎使用。

該詞主要用于古代軍事管理場景,強調名冊的官方性和規範性,建議結合《後漢書》《晉書》等古籍語境理解其本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兵簿(bīng bù)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彙。下面将通過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幾個方面,來詳細解釋這個詞的含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兵(bīng)是由“八”(bā)為首部和“力”(lì)為旁部組成的。它的筆畫數為七畫。 - 簿(bù)是由“⺮”(zhú)為首部和“九”(jiǔ)為旁部組成的。它的筆畫數為十二畫。 來源和繁體: 兵簿一詞源于古代,它指的是記錄軍隊人員情況的冊子或名冊。在繁體字中,兵簿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兵簿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由于漢字的演變和發展,其形狀和結構可能會有所改變。 例句: 1. 請将士兵的名字記錄在兵簿上。 2. 這個兵簿是用來管理軍隊的。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 組詞:兵簿台、兵簿務、兵簿房 - 近義詞:兵籍、兵卒名冊 - 反義詞:兵籍、兵卒名冊 希望以上解釋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