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脈候的意思、脈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脈候的解釋

亦作“脈候”。謂脈搏變化的情況。《周書·姚僧垣傳》:“内史 柳昂私 問曰:‘至尊貶膳日久,脈候何如?’” 宋 範仲淹 《奏乞在京并諸道醫學教授生徒》:“召京城習醫生徒聽學,并教脈候及修合藥餌。”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十:“殊不知脈候有虛實,陰陽有順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脈候"是中醫診斷學術語,指通過診察人體脈象變化以判斷疾病狀态的方法。該詞由"脈"與"候"複合構成:

一、"脈"指血脈運行的生理現象,《說文解字》載"脈,血理分邪行體者",《黃帝内經·素問》提出"脈者,血之府也",強調脈象能反映髒腑功能。

二、"候"取《廣雅·釋诂》"候,視也"之意,特指醫者通過三指觸診(寸口診法)觀察脈象的浮沉、遲數、虛實等二十八種脈象特征,《難經·六十一難》詳述"切脈而知之謂之巧"。

在臨床應用中,脈候體系包含三大診斷維度:

  1. 脈位深淺:浮脈主表證,沉脈主裡證,反映病邪入侵層次
  2. 脈率變化:遲脈(<60次/分)多寒證,數脈(>90次/分)多熱證
  3. 脈形特征:弦脈如按琴弦主肝郁,滑脈如珠走盤主痰飲,《脈經》記載"弦脈舉之無有,按之如弓弦狀"。

現代研究證實,脈象儀可檢測脈候的動力學參數,桡動脈脈搏波傳導速度與心血管疾病呈顯著相關性(《中華中醫藥雜志》2019年刊載臨床研究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

“脈候”是中醫診斷學中的專業術語,指通過診察脈搏變化來推斷人體健康狀況的方法。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脈候”拼音為mài hòu,字面含義為“脈搏變化的外在表現”。在中醫理論中,醫師通過特定手法感知患者脈搏的速率、力度、節律等特征,進而判斷髒腑功能與疾病狀态。

二、詞源解析

  1. 構詞特點
    “候”在此處意為“觀察、診察”,強調動态監測過程。因此“候脈”才是規範表述,而口語中“號脈”實為方言轉音導緻的誤寫。

  2. 曆史文獻佐證
    該詞最早見于《周書·姚僧垣傳》,記載南北朝名醫姚僧垣被問及皇帝“脈候何如”,表明其作為專業術語的悠久性。宋代範仲淹在醫學教育奏折中也提到“教脈候及修合藥餌”,反映其在傳統醫學體系中的核心地位。

三、臨床應用

脈候需結合“虛實”“陰陽”等中醫理論綜合分析。例如:

四、常見誤用辨析

民間常将“候脈”誤稱為“號脈”,實因方言發音相近導緻。但專業語境中,“候”更準确體現診察的動态過程。

通過脈候診斷,中醫可辨識表裡寒熱等複雜病機,這一技藝至今仍是中醫師的核心能力之一。

别人正在浏覽...

闆弱碧粼粼撥理慚懅傳乘楚巫娥大電戴鹖彈斷恩宥訛作方向舵範圍風鹢服話該世關灸慣賊鬼鬼啾啾瑰蒪花燼皇都灰弭胡憐渾融缰辔經生書巾冠謹省金園錦竹揪兒揆時度勢拉力六度立于不敗之地麥句姜靡知所措穆遠南枝女侄籤判啟詞奇誕騎手齊嶃嶃山人山神爺深情厚意順溜台長萬貫家私碨泱文伯香港閑暮閑淑脅窩吸力力西泠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