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己身已老,兒子長大。謂終身。《荀子·解蔽》:“學,老身長子,而與愚者若一,猶不知錯,夫是之謂妄人。” 楊倞 注:“身已老矣,子已長矣。”《荀子·儒效》:“而狂惑戇陋之人,乃始率其羣徒,辯其談説,明其辟稱,老身長子,不知惡也。” 楊倞 注:“身老子長,言終身不知惡之也。”
“老身長子”是一個出自《荀子》的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自己年老、兒子長大,借以形容終身或一生。并非字面意義的“年紀最大的兒子”,而是強調時間跨度上的完整人生階段。
語境延伸
在《荀子》中,該詞用于批評某些人固執愚昧,即使終其一生(從自己年輕到年老、兒子幼小到成年)仍不知悔改。例如:
《荀子·儒效》提到“老身長子,不知惡也”,楊倞注解為“終身不知惡之”。
部分資料(如)将其誤釋為“家中最年長的兒子”,實為對“長”字讀音(應讀zhǎng而非cháng)和語境的混淆,需結合《荀子》原文理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荀子》原典及漢代楊倞注疏。
《老身長子》這個詞指的是一家庭中年紀較大、身份較高的長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尤其是古代社會,長子有着特殊的地位和責任。他通常被視為家族的接班人,有着更大的權威和責任。
《老身長子》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老”、“身”和“長”,其中,“老”是上面單個的部首,表示人老年;“身”是下面的部首,表示人體;“長”是左側的部首,表示身材高大。
《老身長子》這個詞的筆畫為16畫,其中“老”字是6畫,“身”字是7畫,“長”字是3畫。
《老身長子》這個詞源于中國古代文化,可以追溯到古代家族制度的時期。在古代家族制度中,長子承擔着家族的責任和榮譽,被視為最重要的繼承人。因此,這個詞成為了代表家族中最年長的兒子的稱呼。
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為「老身長子」。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多有變化,但《老身長子》這個詞的寫法相對穩定。在古代的字典中,這個詞的寫法和現代漢字基本一緻。
1. 他是家族的老身長子,有責任維護家族的尊嚴和傳統。
2. 莊重的氛圍中,老身長子請客人入座。
3. 他的身份是老身長子,但在工作中他并不依賴家族的名望。
老父、老母、大家長、小家長、長孫、老大、老二、老三
家族繼承人、長輩、家族首領
小兒、幼子、晚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