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先或舊時的約言。 唐 姚合 《謝秦校書與無可上人見訪》詩:“道同無宿約,三伏自從容。” 唐 無名氏 《秀師言記》:“ 李 特赴宿約,饌且豐潔,禮甚謹敬。” 明 梁辰魚 《犯玲珑·惜别》曲:“夢魂飛去,翔鸞鏡前。宿約渾無定,私書未敢傳。”
“宿約”是一個漢語詞語,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如下:
指事先或舊時的約言,即過去已經約定好的承諾或協議。拼音為sù yuē,注音符號為ㄙㄨˋ ㄩㄝ。
詞義拆解:
文學用例:
部分資料(如)提到“宿約”作為成語時,可引申為“長期堅守的誓言或契約”,強調對承諾的持久重視。但需注意,此用法在古籍中較少見,可能為現代引申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宿”和“約”的單獨釋義,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詞典。
宿約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宀(宀,表示房子)和約(約,表示許諾)。
宿約共有9個筆畫。第一筆是宀,第二筆是丿,第三筆是一,第四筆是丶,第五筆是一,第六筆是一,第七筆是一,第八筆是丨,第九筆是丨。
宿約來源于古代漢語,意思是在夜晚和他人共同約定,通常在晚上去參加某個活動或者完成某個任務。
在繁體字中,宿約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宿約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字形會有一些變化。現代漢字宿約中的"宀"字形在古代字中常常寫作"讠",而"約"字也會寫成"勺"。這種變化主要是因為漢字在演變中的寫法和形态變化。
以下是宿約的例句:
1. 昨晚我與朋友宿約去看電影。
2. 他們在微信上宿約了一次聚會。
以下是一些與宿約相關的詞彙:
1. 定約:達成一項确認并且要求一定時期實行的協議。
2. 約定:事先商定某種條件,達成共識。
3. 違約:違反約定或合同的行為。
以下是一些與宿約相反或相近的詞彙:
1. 履約:履行約定,按照約定的條件進行行動。
2. 解約:解開約定,不再履行合同或協議。
宿約是一個用于描述人們在晚上共同約定的詞語,它的使用頻率較高,可以用于形容朋友之間的晚間活動安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