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覆蓋。《釋名·釋衣服》:“留幕, 冀州 所名大褶,下至膝者也。留,牢也;幕,絡也。言牢絡在衣表也。” 明 高明 《琵琶記·幾言谏父》:“名韁利鎖,牢絡在海角天涯。” 明 高明 《琵琶記·激怒當朝》:“羈縻鸞鳳青絲網,牢絡鴛鴦碧玉籠。”
(2).籠絡。 元 尚仲賢 《氣英布》第二折:“待他回歸營寨,自有牢絡之術。” 姚華 《曲海一勺》二:“牢絡之具,雖非一術,要以科目誘之於有形,崑曲彌之於無閒。”
(3).羁絆,束縛。
“牢絡”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以下三層含義及用法:
1. 覆蓋
指物體表面被完全遮蓋或包裹。例如《釋名·釋衣服》中解釋服飾時提到“言牢絡在衣表也”,即用布料覆蓋在衣物表面。
2. 籠絡
引申為用手段拉攏、控制他人。如元曲《氣英布》中“自有牢絡之術”,指通過策略收服人心;姚華的《曲海一勺》提到科舉制度作為“牢絡之具”,暗含用制度鞏固統治。
3. 羁絆、束縛
強調對人或事物的限制與約束。明代《琵琶記》中“名缰利鎖,牢絡在海角天涯”,以“牢絡”比喻名利對人生的牽制。
詞源解析
“牢”本義為圈養牲畜的圍欄(《說文解字》),引申為牢固、束縛;“絡”指網狀物或纏繞,二者結合形成“覆蓋—控制—束縛”的語義演變邏輯。需注意,該詞現代已不常用,多出現在古籍或文學研究中。
牢絡是一個漢字詞語,由“牢”和“絡”兩個字組成。
“牢”字的部首是牛,總共有7畫;“絡”字的部首是纟,總共有9畫。
“牢絡”是由詞素“牢”和“絡”組合而成,表示把東西紮緊固定的意思。牢,本義是栅欄、圍欄,引申為穩固、牢靠的意思;絡,本義是用線繩結紮,引申為連接、牢固的意思。由此可見,牢絡表示牢牢地扣住、固定住。
在繁體中,牢絡的寫法是「牢絡」。
在古代,牢絡的寫法與現代的寫法稍有不同。牢字的舊字形是「鷺」,絡字的舊字形是「率」。
1. 他用繩子牢牢地将木杆綁在一起。
2. 這個網絡公司建立了一個牢絡的合作夥伴關系。
牢室、牢籠、牢牢、網絡、窮困潦倒、傷筋動骨
牢固、堅固、穩固、紮實
松散、脆弱、不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