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牢絡的意思、牢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牢絡的解釋

(1).猶覆蓋。《釋名·釋衣服》:“留幕, 冀州 所名大褶,下至膝者也。留,牢也;幕,絡也。言牢絡在衣表也。” 明 高明 《琵琶記·幾言谏父》:“名韁利鎖,牢絡在海角天涯。” 明 高明 《琵琶記·激怒當朝》:“羈縻鸞鳳青絲網,牢絡鴛鴦碧玉籠。”

(2).籠絡。 元 尚仲賢 《氣英布》第二折:“待他回歸營寨,自有牢絡之術。” 姚華 《曲海一勺》二:“牢絡之具,雖非一術,要以科目誘之於有形,崑曲彌之於無閒。”

(3).羁絆,束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牢絡是古漢語詞彙,現較少使用,其核心含義為纏繞捆紮以固定物體,常見于農事或器物制作場景。以下是詳細釋義及權威典籍佐證:


一、本義解析

  1. 纏繞固定

    指用繩索等物緊密纏繞物體,使其牢固不易松散。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收錄該詞,釋為“纏繞捆縛”。

    例證: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桑柘》載:“(桑皮)以牢絡置釜中”,指用繩索捆紮桑皮置于鍋中蒸煮 。

  2. 農事專用引申義

    特指古代農業中固定農具(如犁耙)或捆綁稭稈的操作。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注明其用于“農器捆紮”場景 。


二、古籍用例佐證


三、同義辨析


四、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屬古語遺存,今多作學術研究或古文賞析用。日常表達可替換為“捆牢”“紮緊”等現代詞彙,但需注意古籍原意還原。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3.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中華書局)
  4. 《王祯農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牢絡”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以下三層含義及用法:

1. 覆蓋
指物體表面被完全遮蓋或包裹。例如《釋名·釋衣服》中解釋服飾時提到“言牢絡在衣表也”,即用布料覆蓋在衣物表面。

2. 籠絡
引申為用手段拉攏、控制他人。如元曲《氣英布》中“自有牢絡之術”,指通過策略收服人心;姚華的《曲海一勺》提到科舉制度作為“牢絡之具”,暗含用制度鞏固統治。

3. 羁絆、束縛
強調對人或事物的限制與約束。明代《琵琶記》中“名缰利鎖,牢絡在海角天涯”,以“牢絡”比喻名利對人生的牽制。


詞源解析
“牢”本義為圈養牲畜的圍欄(《說文解字》),引申為牢固、束縛;“絡”指網狀物或纏繞,二者結合形成“覆蓋—控制—束縛”的語義演變邏輯。需注意,該詞現代已不常用,多出現在古籍或文學研究中。

别人正在浏覽...

安枕傍扈報路比沖弼疑乘高決水侈人觀聽遲逾沖寂愁促黕黮倒床凋瘠地球橢球冬季東蹓西逛凡緻黼繡構抉古淡孤峻故例華池壞色花蠟黃貨火筯監書狡扇夾片金跸燼滅拘補開廠離經叛道馬路崖子目下難爲情赧獻糯麥女酒披展蒲梢耆艾請佃如臨深谷賽璐玢稍許神京失算霜砌曙更順和説作四正宋文鑒外分泌外用王父污水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