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part from the classics and rebel against orthodoxy; be guilty of heterodoxy; be heretical and deviate from the true teachings] 背離正道;違反正統的經典道德規範
且本官志大言浮,離經叛道。——《元曲選外編·貶黃州》
見“ 離經畔道 ”。
"離經叛道"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背離或違反主流的思想傳統、行為規範或道德準則。根據權威漢語辭書的解釋,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綜合而言,該成語形容言行與傳統主流思想或社會規範完全對立,具有強烈的批判性色彩。
二、權威辭書釋義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釋義:"背離經典和道統。後多指背離正統的思想或行為。"
示例:"其學術觀點在當時被視為離經叛道。"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年版,第7卷,第1103頁。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
釋義:"原指不遵信經書所說的道理,背離儒家的道統。現多比喻背離占主導地位的思想或傳統。"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824頁。
《辭海(第六版)》
釋義:"原謂不循經書之道,背叛儒家道統。後泛指背離正統規範或主流思想。"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第1421頁。
三、語義演變與用法
示例:
"伽利略的日心說在當時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學說。"
"她的設計風格離經叛道,卻引領了時尚潮流。"
四、近義與反義
參考資料說明
本文釋義綜合引自《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辭海》等權威辭書,具體版本信息詳見正文标注來源。因辭書内容無公開網絡鍊接,故按學術規範标注紙質出版物信息以确保權威性。
“離經叛道”是一個漢語成語,原指違反封建統治階級尊奉的經典和教條,現泛指背離占主導地位的思想、理論或傳統。以下是詳細解釋:
總結來看,“離經叛道”的核心是“背離主流”,其評價隨時代和立場變化。如需進一步區分近義詞,可結合具體語境分析。
倍償畀矜讒愬巢穴秤提酬拜垂白蠢生生辭色從惡若崩噉咽大閲鼎鋸段疋岡比亞剛柔根本勾股形廣袤還迳洄泬火鴉擊鉢齎恨寖成課目快談靈徵呂公茭鞔鞮盲妹馬蹄鐵美芹之獻門幕謀望暮鹨南路徐蹑武驽蹄潘渚砰磕剖篿潛水艇骞舞瓊敷柔強山樂善友聲味侍疾爽節摅略隨倡統類踠足斡難河香火姊妹鑲牙閑潤蝦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