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王父的意思、王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王父的解釋

(1).祖父。《書·牧誓》:“昬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 孔穎達 疏:“《釋親》雲‘父之考為王父’,則王父是祖也。”《漢書·外戚傳下·孝元傅昭儀》:“少傅 閻崇 以為《春秋》不以父命廢王父命。” 顔師古 注:“王父謂祖也。” 唐 韓愈 《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其大王父 融 ,王父 琯 ,仍父子為宰相。” 清 黃宗羲 《金石要例·子孫為祖父行狀例》:“今人為其 父 行狀,稱父之父為王父。”

(2).對老人的尊稱。《國語·晉語七》:“養老幼,恤孤疾,年過七十,公親見之,稱曰王父。” 韋昭 注:“稱曰王父,尊而親之,所以盡其心也。”

(3).神仙名。即 東王父 。 三國 魏 曹植 《平陵東》詩:“靈芝采之可服食,年若 王父 無終極。” 黃節 注引《十洲記》:“ 扶桑 上有 太帝宮 , 太真東王父 所治。”《雲笈七籤》卷十八:“東謁 王父 西謁 王母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王父”是漢語中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稱謂詞,主要包含以下兩種釋義:

一、尊稱已故的祖父

在古代禮制中,“王父”常用于對去世祖父的敬稱。《禮記·曲禮下》記載:“祭王父曰皇祖考”,表明該詞與祭祀文化密切相關。此用法體現了古代宗法制度中對先祖的崇敬,強調血脈傳承的莊嚴性。

二、周代對祖輩的統稱

在周代文獻中,“王父”可泛指祖父及以上輩分的男性祖先。《爾雅·釋親》提到“父之考為王父”,說明該詞曾被納入親屬稱謂系統,作為家族輩分的規範表述。例如《尚書·牧誓》中周武王以“我王父”指代周文王,突顯其政治與宗族雙重權威。

該詞的演變與古代社會結構、禮制變遷緊密相關,現代漢語中已逐漸被“祖父”“爺爺”等通俗稱謂替代,但仍見于曆史文獻及姓氏源流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

“王父”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指代祖父

這是最常見的含義,常見于古籍中。例如《尚書·牧誓》提到“昬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孔穎達注疏稱“父之考為王父”,即祖父。漢代《漢書》中也有“王父謂祖也”的記載。此外,唐代韓愈的墓志銘中曾用“王父”指祖父。

2.對年長者的尊稱

《國語·晉語七》記載,周代對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尊稱為“王父”,意為“尊而親之”。這種用法體現了古代社會對長者的敬重。

3.神仙名(東王父)

在道教文化中,“王父”指東王父(東王公),是掌管男仙的神靈,常與西王母并稱。如曹植《平陵東》詩雲:“年若王父無終極”,《雲笈七籤》也有相關記載。


例句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出處或文化背景,可查閱《尚書》《國語》等古籍,或道教經典《雲笈七籤》。

别人正在浏覽...

傲霜備名别貢弊虧賓校伯時菜花水藏鋒斂锷拆賣鏟削潮悶初志大布诋謗凡桐發潛闡幽逢見晷緯海内何緣徼求诘擿祲氛金玉滿堂軍國狂貙拉家帶口糧多草廣靈媪靈圖裡耆厘務鑼鼓麻麻亮秘水摸底墨子泣絲内緊外松牌纛鵬抟肶臍披校情理青獸渠黎人魚膏失度十二公識時通變抒心蒐乘搜訪蘇摩遮稊稗廷毀纨素無所用心祥禾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