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eans of living][口]∶生活上的着落(指錢財等,隻用在“有、沒有”後邊)
有落兒(富足)
沒落兒(窮困)
(2) 也說“落子”
“落兒”是一個口語化詞彙,主要用于方言中(如北方地區),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指生活上的經濟保障或錢財來源,通常僅與“有”或“沒有”搭配使用,表示經濟狀況的富足或貧困。例如:
若需進一步了解方言詞彙的演變或具體例句,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在現代漢語中,"落兒"是指花朵脫落或果實成熟後掉落的意思。它常用來形容自然界中萬物生長變化的過程。
"落兒"的拆分部首是"艹"和"兒"。"艹"是常用的草字頭,表示與植物有關。"兒"字是一個通假字,沒有具體含義,隻起到輔助作用。
"落兒"的總筆畫數為9畫,其中"艹"部為3畫,"兒"部為6畫。
根據曆史文獻記載,"落兒"最早出現在明代楊茂榮所著的《訓畫大全》中。此後,它逐漸被廣泛使用。
繁體字中,"落兒"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即 "落兒"。
《說文解字》是古代的一部重要字書,它對"落兒"的寫法進行了記載。根據《說文解字》,"落兒"的古字形為 "著兒"。
1. 每年秋天,樹葉會漸漸枯黃,然後落兒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
2. 春天來臨的時候,櫻花盛開,美麗的花瓣隨風飄舞,最後成為一片落兒。
1. 落花紛飛
2. 落葉歸根
3. 落落大方
1. 掉落
2. 脫落
3. 飄落
1. 生長
2. 結實
3. 開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