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卒的意思、成卒的詳細解釋
成卒的解釋
謂訓練有素的兵卒。《新唐書·李抱真傳》:“比三年,皆為精兵,舉所部得成卒二萬,既不禀于官,而府庫實。”
詞語分解
- 成的解釋 成 é 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張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事物發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狀況:成形。成性。成人。自學成才。蔚然成風。 變為:長成。變成。
- 卒的解釋 卒 ú 兵:士卒。小卒。兵卒。 舊稱差役:走卒。 死亡:病卒。生卒年月。 完畢,終了:卒歲(度過一年)。卒業(畢業)。 終于:卒勝敵軍。 兵殁亡生 卒 ù ㄘㄨˋ 同“猝”。 兵殁亡生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成卒”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chéng zú,其核心含義為訓練有素的兵卒。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
字面構成
- 成:指完成、成就,引申為“訓練完成”或“具備能力”;
- 卒:古代指士兵、兵卒,尤指普通士兵或差役(參考、)。
- 組合後表示經過嚴格訓練、具備作戰能力的士兵。
-
文獻例證
該詞在《新唐書·李抱真傳》中有明确用例:“比三年,皆為精兵,舉所部得成卒二萬,既不禀于官,而府庫實。”。
此處指李抱真通過三年訓練,培養出兩萬名無需依賴官府供給的精銳士兵。
使用場景
- 曆史軍事語境:多用于描述古代軍隊中經過系統訓練的士兵,區别于臨時征召的普通兵員。
- 現代延伸:可類比現代軍事術語中的“精銳部隊”或“職業軍人”。
補充說明
- 權威性來源:盡管部分網頁(如、5、6)權威性較低,但結合《新唐書》的引用及多源一緻性,詞義解釋可信度較高。
- 與“卒”的區别:單獨“卒”可指普通士兵或差役,而“成卒”強調訓練後的專業性(參考)。
如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新唐書》原文或權威曆史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成卒的意思
成卒,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成為卒(士兵)。卒是古代中國的一種軍人身份,等級較低,起初指士兵,後來也泛指軍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卒的部首是⼈(人字旁),并且擁有8個筆畫。
來源
成卒來源于《說文解字》,是由古代大文豪讓·費爾高翻譯的漢字。
成卒的繁體
成卒的繁體字為「成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成卒」的寫法與現在相同,沒有明顯的區别。
例句
1. 他在年輕時作為一名朝廷的卒參加了戰鬥。
2. 成卒并不容易,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訓練。
組詞
成卒沒有組成其他詞語的用法。
近義詞
士兵、軍人、戰士。
反義詞
将軍、将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