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稽式的意思、稽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稽式的解釋

(1).準則;法式。《老子》:“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一本作“ 楷式 ”。 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道上》:“夫人而能之則工巧廢矣。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遠而與物反。”

(2).引申為取法。《後漢書·儒林傳序》:“ 建武 五年,乃修起太學,稽式古典,籩豆幹戚之容備之於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稽式是漢語中具有哲學意蘊的複合詞,本義指可供考察效法的規範準則,引申為事物運行的根本法則。該詞由“稽”與“式”二字構成深層語義關聯:

  1. 字源考據:“稽”在《說文解字》中釋為“留止也”,段玉裁注“凡稽留、稽考字皆引申假借”,《尚書·周官》載“學古入官,議事以制,政乃不迷”即含考核驗證之義。“式”在《周禮·天官》中訓作“法也”,《禮記·仲尼燕居》謂“樂得其節,車得其式”,均指可供遵循的儀軌标準。
  2. 哲學内涵:該詞在《道德經》第六十五章出現“知此兩者亦稽式”,河上公注“稽,同也;式,法也”,指認知事物的對立統一規律即為根本法則。王弼注“稽式謂大順之極,而萬物各得其宜”,強調其作為自然規律的普遍性。
  3. 現代诠釋:《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條,釋義為“法則;法式”,例引《淮南子·要略》“執其大指,以統天子之重”的治國方略,說明其作為方法論原則的應用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稽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詞義解釋

  1. 準則與法式
    指規範、标準或固定的模式。例如《老子》中提到“知此兩者亦稽式”,強調将對立統一的原則作為治理國家的法則。
  2. 引申為取法
    表示效仿或遵循某種典範。如《後漢書》記載“稽式古典”,指東漢時期修複太學時參考古代制度。

二、詞源與出處

三、用法與示例

四、相關詞彙

五、讀音與結構

總結來看,“稽式”兼具規範性與實踐性,既強調靜态的準則,也包含動态的效仿行為,常見于哲學、曆史文獻中。

别人正在浏覽...

白肉丙丁唱先車徒持危扶颠除惡務盡大公無私地埒舵工旊人法無二門非議風标佛眼相看府尹富足韓風河房合瞑弘深灰心肩髀獎旗見性郊端嬌寒近郊津吏金三品沮敗舉鼎絕膑鞫爲茂草例會黎黔羅漢果履炭馬杌子尿鼈畔朋披玩情絲瓊屑秋狝權攝認罰日短心長沙裡淘金少閑熟練隨風倒舵唐槐秋騰聲飛實跳音土塑晩春澫澫彎腰捧腹尾句蔚為大觀武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