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市的意思、荊州市的詳細解釋
荊州市的解釋
在湖北省中部偏南、長江北岸。1949年設沙市市,1994年與江陵縣合設荊沙市。1996年改稱荊州市。人口145.3萬(1995年)。為湖北省重要城市、長江河港和江漢平原物資集散地。工業以輕紡、電子、機械為主。名勝古迹有古章華寺(楚靈王行宮遺址)、萬壽寶塔、春秋閣、孫叔敖墓等。
詞語分解
- 荊的解釋 荊 ī 落葉灌木,葉有長柄,掌狀分裂,開藍紫色小花,枝條可編筐籃等(亦稱“楚”):紫荊。荊條。荊棘。披荊斬棘。 古代用荊條做的刑仗:負荊請罪。 中國古代“九州”之一,春秋時楚國别稱:荊州。荊璞(喻美質
網絡擴展解釋
荊州市是湖北省下轄的地級市,具有深厚的曆史底蘊和重要的地理經濟地位,以下從多個維度解析其含義:
1.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 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長江中遊北岸,江漢平原腹地,是長江經濟帶與二廣軸線的核心交叉點。
- 現轄區域包括原沙市市(1994年與江陵縣合并為荊沙市,1996年更名荊州市),為湖北省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
2.曆史沿革
- 古代荊州曾為東漢十三州之一,管轄今湖北、湖南大部及周邊部分地區,治所曆經變遷(如襄陽、漢壽縣等)。
- 現代荊州市由古江陵、南郡等演變而來,是楚文化發祥地,三國時期著名的戰略要地(如“劉備借荊州”典故)。
3.經濟與資源
- 農業:素有“魚米之鄉”“中國糧倉”之稱,是國家重要農産品綜合生産基地。
- 工業:以輕紡、電子、機械為主導産業,兼具港口物流優勢(長江河港)。
4.文化與旅遊
- 文化地位:楚文化、三國文化、長江文化在此交彙,擁有楚靈王行宮遺址(古章華寺)、萬壽寶塔等古迹。
- 城市名片:紅色文化富集地,也是長江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
5.現代發展
- 截至2025年,荊州市作為長江中遊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持續推動工農業協同發展,并依托曆史文化資源促進旅遊業升級。
荊州市既是承載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城,也是現代經濟與生态協調發展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網絡擴展解釋二
荊州市
詞義:荊州市是位于中國湖北省的一個地級市,是湖北省總人口第四大城市。
拆分和部首:荊(艹+茛) + 州(丶+巛) + 市(巾+一)
筆畫:荊(9畫) + 州(7畫) + 市(5畫)
來源:荊州市得名于古代的荊州,荊州是曆史上重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
繁體:荊州市
古時候漢字寫法:荊(艹+茛) + 州(丶+巛) + 市(與今字相同)
例句:荊州市位于長江邊,是湖北省的一個重要城市。
組詞:荊楚、荊襄、荊轲、州府、市區、市政、市場
近義詞: 隨州市、黃石市、襄陽市
反義詞: 武漢市、上海市、北京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