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勞動工具的意思、勞動工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勞動工具的解釋

即“生産工具”,是人們在生産過程中用來直接對勞動對象進行加工的物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勞動工具是人類在勞動過程中用以改變或影響勞動對象的物質手段,是生産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定義,勞動工具指"人們用來加工原材料、進行生産活動的器具,如鋤頭、機床、計算機等"(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其核心構成包含三個要素:

  1. 動力傳導系統:将能量轉化為有效功的裝置,如農耕時代的犁具通過畜力傳導動能,工業時代的蒸汽機通過熱能轉化機械能(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技術史研究》)。
  2. 操作控制系統:包含精度調節與操作界面,如傳統木匠的墨鬥用于定位,現代數控機床的程式控制面闆(來源:清華大學《工程器械發展報告》)。
  3. 對象作用部件:直接作用于勞動對象的終端裝置,典型如錘子的錘頭、手術刀刀刃等(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機械卷》)。

勞動工具可分為簡單工具(杠杆、滑輪)、複合工具(紡織機、印刷機)和智能工具(工業機器人、AI系統)三個發展階段(來源:國家統計局《生産力評估标準》)。在數字經濟時代,勞動工具已延伸至虛拟領域,如編程軟件、雲計算平台等數字工具被納入新型勞動工具範疇(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成熟度模型白皮書》)。

網絡擴展解釋

“勞動工具”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的一個核心概念,指人類在勞動過程中用于作用于勞動對象、改變其形态或屬性的物質手段。它是生産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勞動對象、勞動者共同構成生産力的三大要素。

一、定義與特征

勞動工具的本質是人體器官的延伸,例如錘子代替拳頭敲擊,機床代替手工切削。其核心特征包括:

  1. 中介性:作為勞動者與勞動對象之間的橋梁,例如農民用鐮刀收割莊稼;
  2. 創造性:凝結人類智慧,如原始社會的石器、現代的工業機器人;
  3. 發展性:隨着技術進步不斷革新,從青銅器到蒸汽機再到人工智能設備。

二、曆史演變

  1. 原始階段:天然工具(木棒、石塊)→打制石器(舊石器時代)→磨制石器(新石器時代);
  2. 金屬革命:青銅器(約公元前4000年)→鐵器(公元前1200年)推動農業革命;
  3. 工業時代:蒸汽機(18世紀)→電力設備(19世紀)→自動化流水線(20世紀);
  4. 智能時代:數控機床、3D打印、工業機器人(21世紀)。

三、現代分類

  1. 生産工具:直接加工原料的設備,如車床、紡織機;
  2. 檢測工具:質量控制的儀器儀表;
  3. 運輸工具:起重機、傳送帶等物流設備;
  4. 智能工具:工業機器人、AI算法系統。

四、社會意義

勞動工具的革新往往引發社會變革,如:

當代勞動工具已從有形實體擴展到數字形态(如數據分析軟件),但其作為生産力核心載體的本質未變。工具的先進程度直接反映社會發展水平,正如馬克思所言:“勞動資料不僅是人類勞動力發展的測量器,而且是勞動借以進行的社會關系的指示器”。

别人正在浏覽...

八冥寶仗悲憯标新競異鼈甲不群參考消息漴漴磁流體發電翠蛾大羹玄酒得輿法術風勵佛狸父業幹凈高度計光身館子詭隨鼓筝罕達犴呼風喚雨狐迷嬌娆駕帖旌竿近聞計日可待濈濕訣斷具告據理力争看街樓寬慰略刃論囚蠻鞭瞞天昧地偭規越矩面黃肌瘦謀筮南山叟内姓樸消畦灌傾竭窮案饒有興趣士的庶桀朔數絲挂子歎笑條治土釜吳郡星郎缃匳協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