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孤單一人。多指無配偶、無家庭的人。 魯迅 《彷徨·祝福》:“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來了狼,誰料到?現在她隻剩了一個光身了。” 沉從文 《新與舊》:“ 戰兵 年紀正二十四歲,還是個光身漢子。”
(2).空身。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七:“前面 寶山路 無法通行,隻有從後門出去,還可想法。于是大家胡亂吃了一些早飯,便光身走出後門。”
(3).裸體。
“光身”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種解釋:
孤單一人(多指無配偶或家庭)
該義項強調個體的孤獨狀态,常見于文學作品中。例如魯迅《彷徨·祝福》提到“隻剩了一個光身”,沈從文《新與舊》描述“光身漢子”,均指無家庭或伴侶的獨身者。
空身(未攜帶物品)
指未攜帶財物或行李的狀态。如夏丏尊、葉聖陶在《文心》中寫道“光身走出後門”,即空手離開。
裸體(無衣物遮蓋)
此含義直接描述身體裸露的狀态。部分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将其列為基本釋義,但實際使用中需注意語境,避免歧義。
補充說明
光身是一個形容詞詞語,指的是赤裸、沒有衣物遮掩的狀态,也可以指沒有外衣或外套的狀态。
光身的部首是⺼(肉部),包含8畫。
光身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莊子·天下》篇:“皆光身而不懷。”繁體字形為「光身」。
古時候「光身」的漢字寫法一般是「裎㝻」、「裓㝻」或「禿㒯」。
1. 他裸露光身,站在寒風中,顯得異常勇敢。
2. 在健身房,他喜歡穿着光身進行鍛煉。
光身的相關詞語有:光裸、完全赤裸、辟裸等。
光身的近義詞有:裸體、赤裸、赤裸裸。
光身的反義詞是:穿着、衣着、有裝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