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委婉的言辭鼓勵、勸勉。 明 唐順之 《答江五坡提學書》:“ 閩 固多文少實之域也。非兄孰能振之,而欲振之,豈在聲色文字之間哉,固有道矣,若其次則莫切於風勵學官。”《明史·蕭近高傳》:“禦史 黃尊素 因言 近高 暨侍郎 餘懋衡 、 曹于汴 、 饒伸 ,太僕少卿 劉弘謨 、 劉宗周 并辭榮養志,清風襲人,亟宜褒崇,風勵有位。”
風勵(fēng lì)是古漢語詞彙,現較少使用,其核心含義為通過教誨、感化或激勵的方式勸勉他人。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風:本義為自然之風,引申為“教化”“感化”,如《詩經·關雎序》中“風以動之,教以化之”。
勵:通“厲”,意為“激勵”“勸勉”,如《說文解字》釋“勵”為“勉力也”。
組合後,風勵強調以言傳身教或精神感召的方式激勵他人奮發向上。
權威詞典釋義
“以風教激勵。謂以委婉的方式勸勉。”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ISBN 978-7543200302)
“用風範或教誨勉勵人。”
(來源: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ISBN 978-7100043854)
曆史文獻中的用法
“帝乃風勵百官,責以躬擐甲胄。”
(漢光武帝以自身表率激勵百官親自披甲作戰。)
(來源:範晔《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士大夫風勵其鄉人者,必曰庭學。”
(士大夫以陳庭學為榜樣激勵同鄉。)
語境特征
詞彙 | 含義 | 差異點 |
---|---|---|
風勵 | 以教化、感化方式激勵 | 強調間接性與精神感召 |
勖勉 | 直接勉勵、督促 | 側重口頭鼓勵 |
勸勵 | 勸導與激勵并重 | 行為更主動 |
雖現代漢語少用,但其精神内核仍存:
權威參考來源:
“風勵”是一個漢語詞彙,讀作fēng lì,其核心含義是通過委婉的言辭進行鼓勵或勸勉。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風勵”中的“風”通“諷”,指含蓄、委婉的表達方式;“勵”即“勵”,意為激勵、勸勉。合起來指以間接或溫方式激勵他人,而非直接命令或批評。
結構分析與用法
使用場景
該詞常見于古典文獻或現代書面語中,例如在領導力、教育領域,用于描述通過非強制手段引導他人行動或态度轉變。
注意事項
由于當前可參考的權威資料有限(僅提及),建議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或古籍用例以獲取更全面的釋義。
擺格餅師篦梳吧咂成式沉聲靜氣臣制蟲豸蹈故習常刀子嘴豆腐心雕年段脩封缸佛缽赴湯投火概念化公誼寡情鶴膝後繼有人慌裡慌張斛面禍魁僭逼漸伸線剿擊擊菒金簧拘限客床愣愣磕磕諒暗粝糠龍焙謾都謌媒進鳴鐘鼓米行泥古炮犧偏論平旦婆老迫陿倩娘骞汙汽缸騎奴榮寵沙鈎深山幽谷食風十魔九難首揆私注鐵闆一塊微言污毀綫绨淆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