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肴的意思、蘭肴的詳細解釋
蘭肴的解釋
佳肴。《後漢書·文苑傳下·邊讓》:“蘭肴山竦,椒酒淵流。” 李賢 注:“蘭肴,芳若蘭也。” 唐太宗 《帝京篇》之八:“蘭肴陳綺席,千鐘合 堯 禹 。” 宋 梅堯臣 《送宣倅馬屯田》詩:“昔時 謝公 來賽神,蘭肴作椒金作鐘。”
詞語分解
- 蘭的解釋 蘭 (蘭) á 指“蘭草”和“蘭花”:蘭艾(“蘭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蘭譜(結拜盟兄弟時互相交換的帖子,上寫各自家族的譜系。蘭有香味,喻情投意合)。蘭摧玉折(喻賢人夭折,後多用來哀悼人不幸早
- 肴的解釋 肴 á 做熟的魚肉等:肴馔。菜肴。酒肴。美酒佳肴。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蘭肴”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án yáo,意為佳肴(美味的食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與構成
- 字面解析:由“蘭”(蘭花,象征芬芳)和“肴”(魚肉等葷菜)組成,形容如蘭花般香氣馥郁的精緻菜肴。
- 引申義:泛指珍馐美味,常見于古代詩文,用于贊美宴席的豐盛與高雅。
2.出處與注釋
- 最早出自《後漢書·文苑傳下·邊讓》:“蘭肴山竦,椒酒淵流。” 李賢注:“蘭肴,芳若蘭也。”
此句通過“蘭肴”與“椒酒”的并置,展現宴飲的奢華場景。
3.文學應用
- 唐代:唐太宗《帝京篇》中“蘭肴陳綺席,千鐘合堯禹”,以“蘭肴”體現宮廷宴飲的考究。
- 宋代:梅堯臣《送宣倅馬屯田》詩提到“蘭肴作椒金作鐘”,借美食美酒表達送别之情。
- 其他:南北朝庾信、唐代李舒等詩人亦在作品中化用此詞,增強詩意。
4.相關詞彙
- 近義詞:佳肴、珍馐、美馔。
- 關聯詞:椒醑(椒香美酒)、山肴野蔌(山野風味)。
“蘭肴”多用于古典文學,既指代具體美食,又承載着對雅緻生活的描繪,體現古代文人對飲食文化的審美追求。若需更全面出處或詩句,可參考《後漢書》及唐代詩詞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蘭肴》的意思
《蘭肴》是一個中文詞彙,形容高雅、華麗的酒宴或宴會,常用來形容宮廷宴會或重要慶典上的盛宴。
拆分部首和筆畫
《蘭肴》的部首是蘭,由草字頭組成,表示與植物有關,而肴的部首是肉。《蘭肴》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蘭肴》這個詞的源自《詩經·大雅·蕩》:“有覺爾兢,如有若要,充耳肴膳。”其中“充耳肴膳”一句描述了宴會的盛況和肴肉的美味,後來逐漸演變成了《蘭肴》這個詞彙。
繁體
《蘭肴》的繁體字為「蘭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蘭的寫法為「㔾」,肴的寫法為「⺼芻」。
例句
她參加了一場蘭肴晚宴,品嘗了各種美味佳肴。
組詞
蘭香、蘭豔、肴馔、肴酒
近義詞
盛宴、宴會、酒宴
反義詞
簡餐、素食、樸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