诿誤的意思、诿誤的詳細解釋
诿誤的解釋
推托耽誤。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鎮南關起義清方檔案》:“著該撫悉心籌畫,妥籌布置,勿得藉口兵單,稍涉諉誤。”
詞語分解
- 诿的解釋 诿 (諉) ě 推托,把責任推給别人:诿說。推诿。诿托。诿過于人。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 誤的解釋 誤 (誤) ù 錯,不正确:錯誤。失誤。筆誤。誤差(?)。 耽擱:耽誤。 因自己做錯而使受損害:誤國。誤人子弟。 不是故意而有害于人:誤傷。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诿誤"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因推诿、推卸責任而導緻事情被耽誤、出錯或産生不良後果。它強調錯誤或延誤是由于當事人不願承擔責任、互相推诿造成的。
以下是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進行的詳細解釋:
-
字義構成與核心含義:
- 诿 (wěi): 本義是推卸、推托。指把責任、過錯等推給别人。
- 誤 (wù): 本義是錯誤、耽誤、妨害。指造成差錯、延誤或損害。
- 合成義: “诿誤”結合了這兩個字的意思,表示因為推诿(推卸責任)而導緻了錯誤、延誤或損失。它描述的是一種因果關系:推诿是原因,錯誤/延誤是結果。
-
詞性: 動詞。
-
用法與語境:
- 通常用于描述因不負責任、互相推诿而導緻工作、任務、事務未能及時、正确完成的情況。
- 常出現在批評、指責或分析問題原因的語境中。
- 例如:
此事關系重大,各部門須通力合作,不得互相推诿,以免诿誤時機。
由于相關責任人互相诿誤,導緻項目進度嚴重滞後。
-
同義詞與近義詞:
- 贻誤: 強調因拖延或錯誤而耽誤了事情。與“诿誤”在“導緻延誤、錯誤”的結果上有重疊,但“贻誤”不一定強調“推诿”這個原因(可能因疏忽、能力不足等)。
- 耽誤: 泛指使事情延遲或錯過時機。原因更廣泛。
- 推诿: 強調推卸責任的行為本身,是“诿誤”的原因,但不直接包含“導緻錯誤/延誤”的結果。
- 玩忽職守: 指不認真、不負責地對待本職工作,可能包含推诿,但更強調态度不端。
-
反義詞:
- 負責: 主動承擔責任。
- 擔當: 勇于承擔責任。
- 盡職: 盡力做好本職工作。
- 及時: 在適當時機完成,避免延誤。
-
應用場景:
- 常用于公文、報告、評論文章中,批評工作中的官僚主義、效率低下、不負責任等現象。
- 在法律或管理語境中,用于界定因推诿導緻損失的責任。
權威參考來源(基于通用知識,非特定網頁引用):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該詞典是漢語規範使用的權威工具書,對詞語的釋義、用法有明确界定。
- 《漢語大詞典》: 由衆多語言學家編纂的大型曆史性漢語語文辭典,收錄詞條廣泛,釋義詳盡,包含詞語的曆史演變和豐富用例。
- 《辭海》(第七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綜合性辭典,兼具語文辭典和百科辭典的功能,對詞語的解釋兼具規範性和知識性。
網絡擴展解釋
“诿誤”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wěi wù,其核心含義是推托耽誤,具體指因推卸責任或找借口而導緻事情被延誤。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字義分解
- 诿(wěi):本義為“累、煩勞”,後引申為“推卸責任”(如“诿過”“推诿”)。
- 誤(wù):指錯誤、耽誤(如“誤事”“誤期”)或使受損害(如“誤傷”)。
兩字結合後,強調因推脫責任而導緻的延誤或錯誤。
-
使用場景
多用于指責他人因推诿、找借口而未能及時完成任務或解決問題。例如:
“勿得藉口兵單,稍涉諉誤。” ——《辛亥革命·鎮南關起義清方檔案》。
延伸解析
- 近義詞:推诿、推卸、拖延。
- 反義詞:承擔、負責、及時。
- 英文釋義:Shirk responsibility and delay(推卸責任并拖延)。
注意事項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正式文本中。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與“委過于人”等類似表達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暗娼襃朔報享不恙差爽趁欲癡兒重規襲矩沖寞創痍刺文帶減圍大拇指頭丹鷄大小蘇钿螺耳治反倒服小膈噎估客樂裹持海報河沙換鵝經鹄鸾虎視鷹揚簡廸堅牡吉菁羹金瓠進竭究盡镌心銘骨鞠藭勘同可惱漫淹冥莫目論内兄弟凝待弄虛作假盤花炮祭戗戗千衛欺詭去污人才出衆榮埶三微少氣十科缇襲舞馬無母铦鋒宵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