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効戾”。猶效尤。 晉 潘嶽 《西征賦》:“讨 子頽 之樂禍,尤闕西之効戾。”
“效戾”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現較少使用。根據搜索結果中的權威性較高網頁(如和),其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意為“效尤”,指模仿他人惡行或過失。其中“效”表示模仿、仿效,“戾”指乖張、罪過,組合後強調對不良行為的追隨。
字義拆解
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晉代潘嶽《西征賦》:“讨子頹之樂禍,尤阙西之効戾。”此處“効戾”即指效仿子頹的禍亂行為()。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學或曆史文本中,現代漢語已罕見。近義詞為“效尤”,反義詞可理解為“引以為戒”。
需注意,部分低權威性網頁(如、4)存在注音或釋義錯誤,建議優先參考古籍原文或權威詞典。
效戾(xiào lì)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效法别人的錯誤或者惡劣行為。下面将對這個詞的部首、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進行介紹。
效戾的部首是“攵”(撇),由7個筆畫構成。
效戾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莊子·外物》:“如鳏俗之泯矣,則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