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識遠慮的意思、深識遠慮的詳細解釋
深識遠慮的解釋
[great forethought]謂有深廣的見識,長遠的考慮
詞語分解
- 深識的解釋 .謂見識深遠。 漢 班彪 《王命論》:“超然遠覽,淵然深識。”《後漢書·杜林傳》:“古之明王,深識遠慮。”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 華 著論言龜蔔可廢,可謂深識之士矣。” 明 何良俊 《
- 遠慮的解釋 作較長遠的考慮詳細解釋深遠的計慮。亦指計慮深遠。《論語·衛靈公》:“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史記·吳王濞列傳》:“ 鼂錯 為國遠慮,禍反近身。” 宋 蘇轼 《司馬溫公行狀》:“小人無遠慮,特欲倉猝
專業解析
深識遠慮是漢語中一個結構凝練、内涵豐富的成語,形容人見識深刻、思慮長遠,具備卓越的洞察力和預見性。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義分解與整體釋義
- 深識: “深”指深入、透徹,“識”指認識、見識。合指對事物本質、規律或發展趨勢有深刻而透徹的理解和把握。
- 遠慮: “遠”指長遠、未來,“慮”指思考、謀劃。合指對未來的發展、潛在的挑戰或機遇進行長遠的思考和規劃。
- 整體含義: 指人具有深刻的洞察力,能透徹理解當前形勢和事物本質,并在此基礎上,能夠高瞻遠矚,為長遠的未來進行周密的思考和謀劃。強調認知的深度與謀劃的前瞻性相結合。
二、内涵特征
- 洞察力卓越: 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關鍵,不被表象迷惑,理解深刻。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權威語文工具書對詞語核心含義的界定) 商務印書館官網介紹
- 預見性強: 基于對規律和現狀的深刻理解,能夠預見未來的發展趨勢、可能出現的風險或機遇。來源: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86-1994. (大型曆時性語文詞典,收錄詞義詳盡) 漢語大詞典官網
- 謀劃周密: 不僅能看到長遠,更能圍繞長遠目标進行系統、周密的思考和布局,制定應對策略。來源:劉潔修.《成語源流大詞典》.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3. (詳考成語源流及意義演變)
- 超越眼前: 其思維和行動不局限于當下利益或短期得失,更着眼于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和整體大局。
三、應用場景
該成語常用于褒揚具有戰略眼光、智慧超群的人物,如:
- 形容傑出的領導者、戰略家、思想家。
- 評價在複雜局面或重大決策中展現出非凡智慧和長遠眼光的行為。
- 強調在規劃、管理、研究等領域需要具備的重要素質。
權威引用參考: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中國最具權威性的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86-1994. (中國規模最大的漢語語文詞典)
- 劉潔修.《成語源流大詞典》.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3. (系統梳理成語曆史來源與演變的權威著作)
- 成語大辭典編委會.《成語大辭典》.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2018. (收錄廣泛、釋義精當的成語工具書) 國學大師網-成語大辭典
網絡擴展解釋
“深識遠慮”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shēn shí yuǎn lǜ,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深識:指見識深廣、透徹,能夠洞察事物的本質()。
- 遠慮:強調長遠的謀劃和考慮,不局限于眼前利益()。
- 整體含義:形容人具有深邃的智慧和長遠的戰略眼光,能在複雜局勢中做出周全決策。
2.出處與示例
- 曆史典籍:最早出自南朝宋範晔《後漢書·杜林列傳》:“古之明王,深識遠慮,動居其厚。”。
- 元代用例:《元史·窦默傳》中亦提到:“深識遠慮,有宰相才,則史天澤其人也。”。
3.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深謀遠慮、高瞻遠矚()。
- 反義詞:目光短淺、急功近利()。
4.語法與用法
- 詞性:中性或褒義,多用于稱贊他人的智慧與決策能力。
- 結構: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或定語,如“他深識遠慮,為企業規劃了十年藍圖”()。
5.應用場景
- 個人品質:常用于描述領導者、戰略家的特質。
- 曆史評價:多用于史書或文學作品中贊頌曆史人物的智慧()。
補充說明
- 注意“識”在此讀作shí(非“博聞強識”中的zhì)。
- 該成語與“深謀遠慮”語義相近,但更側重“識”(見識)與“慮”(謀劃)的結合。
别人正在浏覽...
阿叔薄脆逼碼逋欠殘編裂簡廠衛敕法傳訛初節雌牙裂嘴大老道令紙第一性煩挐翻湧豐羽膏糜更鑰革修和酬渹渹厚福花宵華職穢俗胡葭講員獎狀踐山李師師龍爪稷羅浮木棉匏尊碰勁兒飄袅遷京傾世沁潤蕲向渠堨泉宮肉袒面縛睿訓儒籍善報屎橛事魔食菜誰人套曲體育課危季微哂逶迱文官殟殁蕪漫狎躐下筯新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