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哭踴的意思、哭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哭踴的解釋

喪禮儀節。邊哭邊頓足。《禮記·檀弓上》:“夫禮,為可傳也,為可繼也;故哭踴有節。”《漢書·禮樂志》:“哀有哭踴之節,樂有歌舞之容。” 顔師古 注:“踴,跳也。哀甚則踴。” 元 謝應芳 《辨惑論·治喪》:“廣集浮屠大作佛事,甚者經旬踰月以極齋修布施之盛,顧其身之哀麻、哭踴,反茗虛文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哭踴”是古代喪禮中的一種儀式性行為,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基本釋義

指喪禮中邊哭泣邊頓足的動作,表達對逝者的哀悼之情。這一行為需遵循禮制規範,體現“哀而不傷”的節制(,,)。

曆史文獻依據

  1. 《禮記·檀弓上》
    記載“哭踴有節”,強調儀式需符合禮法傳承的規範性。
  2. 《漢書·禮樂志》
    提到“哀有哭踴之節”,說明其與“歌舞之容”對應,是傳統禮樂制度的一部分(,)。

動作解析

文化意義

“哭踴”反映了古代喪禮對情感表達的儀式化要求,既允許宣洩哀傷,又通過“有節”的規範避免過度失态,體現了儒家“克己複禮”的思想。


注意:部分網絡資料提到該詞可能用于形容“悲喜交加”,但權威典籍中均無此引申義,建議以曆史文獻解釋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哭踴

《哭踴》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對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解釋。

意思

《哭踴》是指哭泣和舞蹈。這個詞語将哭泣和舞蹈兩種動作結合起來,形象地描述了一種特殊的表演形式。

拆分部首和筆畫

《哭踴》的第一個字部首是“口”,第二個字部首是“足”。它們的筆畫數分别為3和12。

來源

《哭踴》是源自日本傳統劇場表演形式之一——能劇。在能劇中,演員會同時演繹舞蹈和表達情感,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因此,詞語《哭踴》由此而來。

繁體

《哭踴》的繁體字是「哭踴」,拼音為kū yǒng。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哭踴》這個詞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略有不同。第一個字的寫法是「哭」,第二個字的寫法是「踴」。

例句

1.她在悲傷中跳起了一段哭踴,令人心碎卻又充滿力量。

2.劇場裡的演員哭踴出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觸動了觀衆的心靈。

組詞

與《哭踴》相關的組詞有:跳舞、舞蹈、悲傷、戲劇、表演。

近義詞

與《哭踴》近義的詞語有:哭舞、悲舞、泣舞。

反義詞

與《哭踴》反義的詞語有:笑踏、歡舞、喜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