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鹵拙的意思、鹵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鹵拙的解釋

粗笨,不精巧。鹵,通“ 魯 ”。 宋 沉括 《夢溪筆談·器用》:“世多謂前古民醇,工作率多鹵拙,是大不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鹵拙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詞,由“鹵”和“拙”二字構成,其含義需結合二者的本義及古籍用例綜合理解。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鹵(lǔ)

    • 本義指鹽堿地,引申為“粗劣”“莽撞”。《說文解字》釋“鹵”為“西方堿地”,後衍生出“愚鈍”“粗疏”之意。如《漢書·刑法志》載“其民雜鹵”,顔師古注:“鹵,遲鈍也。”
    • 來源參考:漢典“鹵”字釋義(www.zdic.net/hans/鹵)。
  2. 拙(zhuō)

    • 本義為笨拙、不靈巧。《說文解字》:“拙,不巧也。”引申為質樸、不自修飾。如《老子》第四十五章“大巧若拙”。
    • 來源參考:《漢語大詞典》“拙”字條(www.hanyudacidian.cn)。

二、複合詞“鹵拙”的釋義

“鹵拙”屬并列結構,強調粗疏笨拙、缺乏機巧的特質,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為方式,含貶義。其核心含義包括:


三、古籍用例佐證

  1. 《宋書·卷六十二·王微傳》:

    “微性鹵拙,不能造請。”

    此處指王微性格粗疏笨拙,不善交際鑽營。

  2. 清代王晫《今世說·德行》:

    “其人鹵拙,然胸無城府。”

    形容為人雖笨拙但心地坦蕩。


四、現代使用場景

“鹵拙”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獻研究或方言表述(如部分北方方言保留“鹵”表“粗笨”義)。其近義詞包括“愚拙”“迂拙”,反義詞為“機敏”“靈巧”。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
  3. 漢典(www.zdic.net)
  4. 國學大師古籍庫(www.guoxuedashi.com)

網絡擴展解釋

“鹵拙”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含義及使用場景如下:

一、基本含義

二、詳細解釋

  1. 字義拆分:

    • 鹵:原指味道厚重的調味品(如鹵水),此處通“魯”,引申為粗笨、魯莽。
    • 拙:意為笨拙、不靈活。兩者結合強調因粗率或缺乏技巧導緻的表現不足。
  2. 曆史用例:

    • 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器用》中提到,時人常誤以為古代工藝“鹵拙”,實則不然,借此反駁“古人技藝粗糙”的偏見。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夢溪筆談》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鞍山鐵礦把猾白望白元班固《兩都》瘢迹剝面皮滮流比至布貨部長會議成堂陳請邨寺打裥蜑舟到期餓薇鳳幄赙補趕羊箇時公民基本義務鶴浦虎步龍行回沖晖如徽織駕犁界首救偏補弊刻苦昆崚賴利浪聲浪氣吏術梨園行美田民圩跂躍騷壇折實十月書押四下索瑟肅然生敬湯風挑散投籃土化土酒土坑萬全之計為許顯報相思木閑望消遣品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