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哭踊的意思、哭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哭踊的解释

丧礼仪节。边哭边顿足。《礼记·檀弓上》:“夫礼,为可传也,为可继也;故哭踊有节。”《汉书·礼乐志》:“哀有哭踊之节,乐有歌舞之容。” 颜师古 注:“踊,跳也。哀甚则踊。” 元 谢应芳 《辨惑论·治丧》:“广集浮屠大作佛事,甚者经旬踰月以极斋修布施之盛,顾其身之哀麻、哭踊,反茗虚文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哭踊”是古代丧礼中的一种仪式性行为,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基本释义

指丧礼中边哭泣边顿足的动作,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这一行为需遵循礼制规范,体现“哀而不伤”的节制(,,)。

历史文献依据

  1. 《礼记·檀弓上》
    记载“哭踊有节”,强调仪式需符合礼法传承的规范性。
  2. 《汉书·礼乐志》
    提到“哀有哭踊之节”,说明其与“歌舞之容”对应,是传统礼乐制度的一部分(,)。

动作解析

文化意义

“哭踊”反映了古代丧礼对情感表达的仪式化要求,既允许宣泄哀伤,又通过“有节”的规范避免过度失态,体现了儒家“克己复礼”的思想。


注意:部分网络资料提到该词可能用于形容“悲喜交加”,但权威典籍中均无此引申义,建议以历史文献解释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二

哭踊

《哭踊》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下面将对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解释。

意思

《哭踊》是指哭泣和舞蹈。这个词语将哭泣和舞蹈两种动作结合起来,形象地描述了一种特殊的表演形式。

拆分部首和笔画

《哭踊》的第一个字部首是“口”,第二个字部首是“足”。它们的笔画数分别为3和12。

来源

《哭踊》是源自日本传统剧场表演形式之一——能剧。在能剧中,演员会同时演绎舞蹈和表达情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词语《哭踊》由此而来。

繁体

《哭踊》的繁体字是「哭踊」,拼音为kū yǒng。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哭踊》这个词的汉字写法与现在略有不同。第一个字的写法是「哭」,第二个字的写法是「踊」。

例句

1.她在悲伤中跳起了一段哭踊,令人心碎却又充满力量。

2.剧场里的演员哭踊出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触动了观众的心灵。

组词

与《哭踊》相关的组词有:跳舞、舞蹈、悲伤、戏剧、表演。

近义词

与《哭踊》近义的词语有:哭舞、悲舞、泣舞。

反义词

与《哭踊》反义的词语有:笑踏、欢舞、喜剧。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