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甯宮的意思、坤甯宮的詳細解釋
坤甯宮的解釋
在 北京 故宮内 交泰殿 後。廣九楹,有東西二暖殿, 明 代為皇後居處。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大内規制紀略》:“再北曰 坤寧宮 ,皇後所居也。” 清 代為皇帝大婚的洞房。
詞語分解
- 坤的解釋 坤 ū 八卦之一:乾(俷 )坤。坤輿。 稱女性的:坤造。坤宅(舊時婚禮稱女家)。坤表。坤車。坤鞋。坤角兒(唕 )。 乾 筆畫數:; 部首:土;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坤甯宮是北京故宮内廷後三宮之一,其名稱和功能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内涵,具體解釋如下:
一、名稱由來
“坤甯”二字源于《周易》哲學:
- “坤”取自《易·序卦》:“坤,地也,故稱乎母”,象征大地與女性,對應皇後的身份;
- “甯”意為安甯,寓意皇後應如大地般甯靜持重,與象征天的“乾清宮”形成天地、陰陽的呼應。
二、建築曆史
- 始建與重建: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曆經明正德九年(1514年)、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兩次火災,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
- 清代改造:順治十二年(1655年)仿沈陽清甯宮重修,嘉慶三年(1798年)因乾清宮火災延燒前檐再次修繕。
三、功能演變
- 明代:皇後的正式寝宮,兼具接見命婦、主持後宮事務的功能;
- 清代:
- 薩滿祭祀:順治時期改為薩滿教祭神場所,西側設炕竈用于殺牲煮肉;
- 大婚儀式:康熙、同治、光緒及溥儀大婚時,東暖閣作為洞房使用;
- 皇後居所:僅順治、康熙朝少數皇後短暫居住,雍正後皇後常居東西六宮(如儲秀宮)。
四、建築結構
- 形制:面闊九間,明代為皇後正殿,清代分為東暖閣(居住)和西側祭祀區;
- 裝飾特色:東暖閣門懸嘉慶禦筆對聯,祭祀區保留滿族風格竈台與吊搭窗。
五、文化象征
坤甯宮與乾清宮共同體現古代“天清地甯”的宇宙觀,象征帝王統治的天地和諧。其功能演變也反映了滿漢文化融合及清宮禮制變遷。
若需進一步了解建築細節或曆史事件,可查閱故宮博物院官網及權威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坤甯宮》的意思
《坤甯宮》是一個成語,意為指某個地方非常安定祥和,沒有戰亂和紛争。這個成語來自于古代建築的名稱。
拆分部首和筆畫
《坤甯宮》由三個漢字組成。
- 坤:拆分部首 - 土,筆畫 - 7
- 甯:拆分部首 - 宀,筆畫 - 8
- 宮:拆分部首 - 宀,筆畫 - 9
來源
《坤甯宮》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建築物以及風水學的理論。宮殿建築常常以雄偉壯觀、優雅豪華為特點,而坤甯宮則是以平和安定、安詳甯靜為特點,象征着國家繁榮穩定,人民幸福美滿。
繁體
《坤甯宮》的繁體字形為「坤寧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對于《坤甯宮》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具體的寫法需要考究古代文獻和碑刻資料。
例句
1. 這個國家政局穩定,社會和諧,真是一個坤甯宮。
2. 在這個坤甯宮中,人們過着幸福安甯的生活。
組詞
坤甯不愆、坤甯鳴謝、坤甯式、坤甯有德。
近義詞
坤和、和平安甯、安穩祥和。
反義詞
紛亂不甯、動蕩不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