刳木的意思、刳木的詳細解釋
刳木的解釋
剖鑿木頭(用以做舟)。《易·繫辭下》:“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緻遠以利天下。” 孔穎達 疏:“舟必用大木刳鑿其中,故雲刳木也。” 唐 皎然 《奉和顔魯公真卿落玄真子舴艋舟歌》:“刳木新成舴艋舟,諸侯落舟自茲始。”
詞語分解
- 刳的解釋 刳 ū 從中間破開再挖空:刳木為舟。刳心(道教指澄清内心的雜念)。 筆畫數:; 部首:刂; 筆順編號:
- 木的解釋 木 ù 樹類植物的通稱:樹木。喬木。灌木。木石(樹木和石頭,喻沒有知覺和情感的東西)。緣木求魚。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棺材:棺木。 質樸:木讷(樸實遲鈍)。 呆笨:木雞。
網絡擴展解釋
“刳木”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與木工工藝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1.字義解析
- 刳:本義為剖開、挖空,常指将物體内部掏空以形成容器或特定形狀。例如《說文解字》中提到“刳,判也”,即剖開之意。
- 木:指樹木或木材。因此,“刳木”即指通過剖鑿、挖空木材來制作器物。
2.具體用途
- 制作舟船:古代文獻中,“刳木”多指将整根大木剖鑿成中空的獨木舟。如《易經·系辭下》記載:“刳木為舟,剡木為楫”,意為挖空木頭造舟,削木為槳。
- 其他器物:也可泛指通過挖空木材制作其他工具或容器,如木臼、木槽等。
3.曆史背景
- 這一工藝體現了早期人類利用自然資源的智慧,尤其在缺乏金屬工具的時代,通過火烤、石斧等原始方法實現木材加工。
- 孔穎達在《周易正義》中注解:“舟必用大木刳鑿其中”,說明獨木舟需選用粗壯樹幹,掏空中心部分以增加浮力。
4.相關擴展
- “刳木為舟”的延伸:與“剡木為楫”(削木為槳)并稱,共同描述古代水上交通工具的制作工藝。
- 文化象征:這一詞彙常被引用,象征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淮南子》等典籍中亦提及類似技術。
總結來看,“刳木”是古代木工技術的典型代表,反映了先民在工具制作中的創造力。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易經》及漢典等權威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刳木》的意思
《刳木》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意思是指利用刀工具将木料切割、剝離或鋸碎。
拆分部首和筆畫
《刳木》的拆分部首是“刀”,也就是刀的意思;它的總筆畫數為8畫。
來源
《刳木》一詞的源于古代的木工行業。在古代,人們使用刀具來加工木材,制作建築、家具等。因此,《刳木》一詞就形成了表示這種行為的詞語。
繁體
《刳木》的繁體字為「刳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包括《刳木》也有所變化。具體的古代漢字寫法請參考古代漢字相關資料。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刳木》的例句:
1. 他技術熟練,能夠快速地刳木。
2. 為了建造房屋,我們需要先刳木。
3. 木匠用鋸子刳木,發出嘎嘎的聲音。
組詞
與《刳木》相關的一些組詞包括:刳削、刳開、刳割。
近義詞
與《刳木》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切割、鋸斷、砍伐。
反義詞
與《刳木》意思相反的詞語有:嵌入、鑲嵌、安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