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忌惡的意思、忌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忌惡的解釋

憎恨壞人壞事。《後漢書·黨锢傳序》:“若 範滂 、 張儉 之徒,清心忌惡,終陷黨議,不其然乎?”

忌諱厭惡;憎惡。 漢 王充 《論衡·四諱》:“乳子之家,亦忌惡之,舍丘墓廬道畔,逾月乃入,惡之甚也。”《後漢書·皇後紀下·虞美人》:“大将軍 梁冀 秉政,忌惡佗族。”《宋史·蘇轼傳》:“但為小人忌惡擠排,不使安於朝廷之上。” 郭沫若 《曆史人物·隋代大音樂家萬寶常》:“這項工具(指留聲機), 中國 人倒早在利用,而且利用得很濫,不聞有人反對,反是‘國樂家’要忌惡起洋樂來,這卻不免是件奇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忌惡”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個層面:

一、基本含義

由“忌”(忌諱、嫉妒)和“惡”(厭惡、不滿)組成,整體表示對人或事物懷有負面情緒,包括嫉妒、厭惡或憎恨。

二、詳細解釋

  1. 積極層面:憎恨壞人壞事
    常見于曆史文獻,如《後漢書》提到範滂、張儉等人“清心忌惡”,指他們痛恨惡行、堅守正義。現代用法中可引申為對不良現象的批判态度。

  2. 消極層面:因嫉妒或不滿而厭惡
    例如《宋史·蘇轼傳》記載蘇轼因“小人忌惡”被排擠,此處指他人因嫉妒而厭惡。漢代王充《論衡》也提到民間對某些習俗的忌諱與排斥。

三、使用場景

四、補充說明

該詞在不同文獻中含義側重不同,需結合上下文判斷。現代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古文或書面語。

網絡擴展解釋二

忌惡

忌惡是一個常見的詞彙,具有負面的含義,表示對某種事物或者行為感到厭惡和不喜歡。

拆分部首和筆畫

忌的拆分部首是心,總共有7個筆畫;惡的拆分部首是心,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忌惡的來源較為明确,忌取自《說文解字》,具有忌憚、禁忌的意義;惡取自《爾雅》,具有厭惡、不好的意義。

繁體

忌惡的繁體字為「忌悪」。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忌惡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保持現代漢字的形态。

例句

他對暴力行為忌惡至極,從不參與任何打架鬥毆事件。

組詞

忌惡可以作為一個詞根,組成許多相關的詞彙,例如:忌妒、遺忌、忌諱等。

近義詞

忌惡的近義詞包括讨厭、不喜歡、厭惡。

反義詞

忌惡的反義詞包括喜歡、青睐、欣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