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惡露的意思、惡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惡露的解釋

佛教謂身上不淨之津液。中醫特指婦女産後胞宮内遺留的馀血和濁液。 宋 彭乘 《續墨客揮犀·古方書》:“有婦人因産病,用《外臺秘要》坐導方,其後反得惡露之疾,終身不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惡露是産婦分娩後子宮内脫落的蛻膜組織、血液、黏液等混合物經陰道排出的生理性液體,屬于産後恢複的重要指标。以下從定義、階段劃分、正常特征及異常信號三方面綜合解釋:

一、定義與組成

惡露是胎盤娩出後,子宮蛻膜(特别是胎盤附着處)逐漸脫落,與血液、宮頸黏液、壞死組織等混合排出的分泌物。其名稱源于中醫“惡露不淨”概念,現代醫學認為“惡”僅指排出物的混合狀态,并非病理描述。

二、三個階段特征

  1. 血性惡露(産後3-4天):
    呈鮮紅色,含大量血液、小血塊及蛻膜碎片,類似月經初期。

  2. 漿液性惡露(産後4-14天):
    顔色轉為淡紅或棕紅,以漿液為主,含少量血液及較多壞死蛻膜組織。

  3. 白色惡露(産後14天至6周):
    黏稠乳白色或淡黃色,主要成分為白細胞、退化蛻膜及表皮細胞,标志子宮接近完全恢複。

三、正常與異常判斷

四、注意事項

建議産婦每日觀察惡露變化,保持外陰清潔,避免盆浴。若出現異常症狀,需及時就診排除宮腔殘留或感染風險。

網絡擴展解釋二

惡露

惡露,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指産後女性排出的血性分泌物。下面将從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方面介紹該詞語的相關内容。

拆分部首和筆畫

惡露的拆分部首是心字旁,包含了“心”部首和“木”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21畫。

來源

惡露是由“惡”和“露”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其中,“惡”表示不好、不良的意思,而“露”則指外顯、流出的意思。結合起來,惡露就是産後女性體内排出的不好的分泌物的意思。

繁體

惡露的繁體字是“惡露”,拼音為è l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惡露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整體意思保持不變。

例句

1. 産後的第一個月,女性通常會有惡露的現象。

2. 醫生告訴我,産後惡露的時間會逐漸減少,這是正常的。

組詞

惡露可以用來組成其他詞語,如惡露期(産後出血的時間段)、惡露鮮紅(形容血色鮮豔)、惡露遲滞(形容産後排出不暢)、惡露中片(形容産後排出的血塊)等。

近義詞

與惡露近義的詞語有産後血、産後分泌物等。

反義詞

惡露的反義詞較為少見,可以用沒有惡露、幹淨、清潔等來表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