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全兵的意思、全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全兵的解釋

(1).指軍隊全部以弓矛等兵器武裝,沒有儀仗和辎重之累。《漢書·韓王信傳》:“ 胡 者全兵,請令彊弩傅兩矢外鄉,徐行出圍。” 顔師古 注引 李奇 曰:“言唯弓矛無雜仗也。”一說,僅有兵刃而無铠盾。

(2).謂軍隊不受損傷。《文選·潘嶽<關中詩>》:“夫豈無謀,戎士承平。守有完郛,戰無全兵。” 李善 注:“《孫子兵法》:凡用師以全兵為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全兵(quán bīng)是古代軍事術語,在漢語中有兩層核心釋義:

一、指保全軍隊整體實力。《漢語大詞典》記載其意為"保全軍隊,不使潰散",強調戰争中保持建制完整的重要性。該用法見于《漢書·晁錯傳》"十全必克"的注疏,顔師古釋"全兵"為"軍之十全",即通過避免分散兵力達到戰略優勢。

二、特指純由短兵器組成的作戰單位。《中國軍事大辭典》解釋為"全部使用短兵器的部隊",多見于秦漢時期軍事編制。這種配置利于近身格鬥,如《後漢書·光武帝紀》記載昆陽之戰中"選全兵繼之",李賢注"謂純用短兵"以強化突擊效果。

該詞在《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中被列為軍事專有名詞,現代語言使用中已逐漸消亡,主要見于曆史文獻研究領域。其構詞法體現古漢語單音節詞組合特征,"全"取完整、純粹義,"兵"指代兵器或兵卒,組合後産生特定軍事概念。

網絡擴展解釋

“全兵”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主要源于古代軍事語境,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指軍隊全部以弓矛等兵器武裝,無儀仗和辎重
    這一解釋源于《漢書·韓王信傳》中的記載,描述匈奴(胡人)作戰時僅攜帶弓、矛等輕便武器,不配備铠甲、盾牌或後勤物資,以保持機動性。例如,顔師古注引李奇所言:“言唯弓矛無雜仗也”,即強調輕裝簡從的特點。

  2. 軍隊不受損傷
    出自《文選·潘嶽<關中詩>》,引用《孫子兵法》中“凡用師以全兵為上”的理念,指通過謀略保全軍隊實力,避免傷亡。


二、使用場景與引申義


三、補充說明

建議參考《漢書》《孫子兵法》等原文或權威詞典(如、5)進一步考證。

别人正在浏覽...

隘隘昂然自得搬莊骠衛赤頰赤煦煦初春對問頓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藩車烽台佛光袴敷衽浮水伏枕甘旨肥濃割雞焉用牛刀工要鼓騰騰花膚畫規嚾噪毀缺靜閑忌日九室咎徵舉父鈞聽賫志以沒躐竊梨花闆裡謡渌醽羅幌鹵鹹緑施面面圓到能征慣戰鳥篆乾車起工氣鍋雞全德壤童任便神會使心用倖綏甯桃子騰空天險陁崩亡敝危石響當當顯貴鮮文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