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符的意思、信符的詳細解釋
信符的解釋
用作憑證的符節。《墨子·旗幟》:“門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不從令者斬。”《明史·雲南土司傳三》:“九年, 老撾 貢使還,恐道中為他部所阻,給信符,敕 孟艮 、 車裡 諸部遣人護之。”《清史稿·世祖紀一》:“庚子,收故攝政王信符,貯内庫。”
詞語分解
- 信的解釋 信 ì 誠實,不欺騙:信用。信守。信物。信貨。信誓旦旦。 不懷疑,認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崇奉:信仰。信徒。 消息:信息。杳無音信。 函件:信件。信箋。信鴿。信訪。 隨便,放任:信手(隨手
- 符的解釋 符 ú 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征調兵将用的憑證:虎符。符信。符節。 代表事物的标記、記號:符號。音符。 相合:符合。言行相符。 道士畫的驅使鬼神的圖形或線條:符咒。護身符。 古代稱祥瑞的征兆:符瑞。符應(
網絡擴展解釋
“信符”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1.基本含義
“信符”指用作憑證的符節,通常由“信”(傳遞信息)和“符”(象征符號)組成,用于驗證身份、傳遞命令或保障通行安全。例如,古代軍事中需憑信符通過關卡,外交使節持信符證明身份等。
2.曆史應用與功能
- 軍事用途:據《墨子·旗幟》記載,城門守衛需查驗信符,無符者不得通行,違令者将受罰。
- 外交與行政:明代《明史》提到,老撾貢使返程時需持信符,由孟艮、車裡等地方官員護送,以防途中受阻;清代《清史稿》亦記載了信符作為權力象征的案例。
- 日常通信:廣義上也可指代書信、印章等具有象征意義的信物,用于傳遞消息或證明身份。
3.象征意義
信符不僅是實物憑證,還承載着權威性和信任關系。例如,符節被拆分後,需兩半吻合才生效,體現古代“符信相合”的契約精神。
4.文獻例證
- 《墨子·旗幟》:“非有信符勿行,不從令者斬。”
- 《明史·雲南土司傳》:“給信符,敕孟艮、車裡諸部遣人護之。”
- 《清史稿·世祖紀》:“收故攝政王信符,貯内庫。”
“信符”是古代社會重要的身份和權力憑證,兼具實用功能與象征意義。其形式多樣,包括符節、印章、文書等,廣泛用于軍事、外交和日常通信中,體現了古代社會對契約和權威的重視。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好奇心日報>是一個媒體平台,緻力于提供科學、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内容。我們無法提供任何對文章、段落的标題要求。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或需要我們幫助您完成其他任務,請隨時告訴我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