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genious;adroit] 機智巧妙
衡善機巧。——《後漢書·張衡傳》
(1).詭詐。《莊子·天地》:“功利機巧,必忘夫人之心。”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張綽<雜述>》:“亹亹玄思清,胸中去機巧。” 宋 陳亮 《類次文中子引》:“ 漢高帝 之寬簡,而人紀賴以再立; 魏武 之機巧,而天地為之分裂者十數世。” 清 劉大櫆 《伯兄奉之墓志銘》:“蓋先生自童幼讀書,常自保其嬰兒之性,不敢失墜。及長,而與衆酬接,以至居官蒞民,皆出其天懷以相付與,不知人世有機巧之事。”
(2).聰慧靈巧。 三國 魏 曹植 《侍太子坐》詩:“翩翩我公子,機巧忽若神。” 元 喬吉 《兩世姻緣》第一折:“我這女兒吹彈歌舞,書畫琴棋,無不精妙,更是風流旖旎,機巧聰明。” 陳少白 《興中會革命史别錄》:“﹝ 鄧蔭南 ﹞性慷慨,又和易可親,且機巧,能制炸6*彈。”
(3).靈巧的機械裝置。《後漢書·張衡傳》:“ 衡 善機巧,尤緻思於天文、陰陽、歷筭。”《隋書·天文志上》:“ 吳 時又有 葛衡 ,明達天官,能為機巧。” 清 黃鈞宰 《金壺浪墨·渾天球》:“曩於天主堂中,見西洋編簫一,上下三十二層,每層百管,鼓之以氣,則風雨波濤,謳吟戰鬭,與夫雞犬禽鳥之聲,同時并作,其機巧一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機巧漢語 快速查詢。
“機巧”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差異,以下是綜合解釋:
機巧(拼音:jī qiǎo)指機智巧妙、靈活巧妙,常用于形容應對問題的聰慧或技藝的精妙。例如:“他辦事機巧,令人放心。”
技術層面
指利用物理、化學原理制造機械的技術,類似古代“工業革命”的智慧。例如《後漢書》提到張衡“善機巧”,即擅長機械裝置設計。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也記載了相關技術。
性格特質
“機巧”需結合語境理解:
《機巧》是一個形容詞詞語,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靈巧、巧妙或機智的特點。它通常用來形容某人技能高超、行動敏捷,或某物設計獨特、操作方便。
《機巧》由兩個部首組成:木(mù)和手(shǒu)。
拆分後的筆畫為:木(4畫) + 手(4畫) = 8畫。
《機巧》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天下》篇中,原文為“機巧之人”,意為聰明、靈活的人。
《機巧》的繁體字為「機巧」。
在古代,漢字寫法有時會有一些變化。例如,《機巧》一詞在古代有時寫作「機巧」。這是因為漢字的書寫形式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和地域有所差異。
他在修理電器方面很機巧,總能迅速地找到問題并妙手解決。
- 巧妙 (qiǎo miào):機巧的一種近義詞,用來形容某人或某物的巧妙程度。
- 靈巧 (líng qiǎo):也是機巧的近義詞,用來形容某人或某物的靈活、敏捷。
- 巧妙
- 靈巧
- 笨拙 (bèn zhuō):與機巧相對的詞語,表示不靈巧、不敏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