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拏獲的意思、拏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拏獲的解釋

捕獲,捉獲。 明 唐順之 《三沙報捷疏》:“及與督撫軍門議定賞格,有能打破賊船一隻,連人船拏獲者,當即賞銀五百兩。” 清 馮桂芬 《與許撫部書》:“有為鄉民拏獲送官者,官不得已梟示五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拏獲(ná huò)是漢語中表示擒獲、捕獲的動詞,其釋義可從以下五方面解析:

一、核心釋義 指通過追捕手段将罪犯或目标對象擒拿歸案。《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捉住;捕獲",強調對違法犯罪人員的控制過程。

二、文字溯源 "拏"為"拿"的異體字,《說文解字》釋其本義為"牽引",後引申出擒拿之意。"獲"本指獵得禽獸,二者結合構成動補結構,完整表達抓捕并控制的行為過程。

三、典籍用例 清代白話小說《三俠五義》第三十五回載:"包公即刻升堂,拏獲盜犯",該用法印證其司法語境中的規範性。《清史稿·刑法志》亦載有"拏獲逃人"的官方表述。

四、近義辨析 較之"逮捕"的現代法律術語,"拏獲"更具古漢語色彩;與"擒拿"強調動作不同,該詞側重結果達成;"緝獲"則多指查獲物品。

五、使用規範 現代漢語中多作"拿獲",《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确認"拿"為規範字。但在古籍整理、曆史文獻研究中仍需保留原字形。

注:文獻來源包括《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等權威辭書,具體網頁鍊接因平台限制未予展示。

網絡擴展解釋

“拏獲”是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曆史用例

  1. 明代文獻:唐順之《三沙報捷疏》中提到“連人船拏獲者,當即賞銀五百兩”,指抓獲敵船及人員後給予獎賞()。
  2. 清代文獻:馮桂芬記載鄉民将犯人“拏獲送官”,官府最終處決示衆()。

相關詞語辨析


使用建議

  1. 古風語境:適用于文言文寫作或曆史題材作品。
  2. 現代替代:日常交流或正式文件建議用“抓獲”“逮捕”等更通用的詞彙。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原文,可參考《三沙報捷疏》等明清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庾多闆臉褊逼采薪之疾成福逞狡成童春蛇秋蚓詞志定金遞延資産斷袖之寵耳塞機豐顔複辟國際電影節號吟核查懷珠讙嘩渾淪吞棗貨流或者說狐肷解解劫悟金蓮酒後吐真言開緘炕孵客棧快艇跨業黎孑靈床鹵器磨劫木居海處平曠青皇青令欽幸然可人心叵測散旦神藏詩藳水埒順意搨地錢泰定踏雲同情通施駝鼍将亡友威劫戊戌變法降魔杵仙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