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熟視無覩的意思、熟視無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熟視無覩的解釋

經常看到卻像不曾看見一樣。形容對眼前的事物不關心或漫不經心。語本 晉 劉伶 《酒德頌》:“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覩 泰山 之形。” 唐 韓愈 《應科目時與人書》:“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視之若無覩也。” 梁啟超 《滅國新法6*論》:“此事今初起點,論國事者皆熟視無覩焉。”亦作“ 熟視無睹 ”。 郭沫若 《天地玄黃·悼*********》:“然而有權責的人卻充耳不聞,熟視無睹,不僅不依從人民的意願,反而倒行逆施,變本加厲。”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熟視無覩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熟視無覩”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及用法: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演變

三、用法特點

四、近義與反義

五、使用示例

如郭沫若所述:“有權責者充耳不聞,熟視無覩,甚至倒行逆施。”
(描述對民衆訴求的漠視)

提示:該成語書寫時“覩/睹”易混淆,需注意字形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熟視無覩

《熟視無覩》(pian)是一個成語,意為“對某種情況或問題已經非常熟悉,無需再去觀察了”。該詞的拼音為shú shì wú xū,其中“熟”指熟悉,知曉,“視”指觀察,看,“無”表示沒有,“覩”為古代漢字,讀作dǔ。

拆分部首和筆畫

《熟視無覩》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來源

《熟視無覩》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禮記·大學》一書中。它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對于某種情況或問題已經了如指掌,不需要再去仔細觀察,因為已經非常熟悉了。

繁體

《熟視無覩》這個成語的繁體字為「熟視無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繁體字「熟視無覩」中的「覩」字筆畫更多,并且這個字在現代漢字中已經不常用了。

例句

1. 他對這部電影的情節已經熟視無覩,可以輕松地回答任何問題。

2. 這位研究者對于這個領域的專業知識熟視無覩,成為了業内的權威。

組詞

與《熟視無覩》相關的組詞有:熟悉、視察、無需。

近義詞

與《熟視無覩》意思相近的成語有:了如指掌、了然于胸。

反義詞

與《熟視無覩》意思相反的成語有:處處留心、洞若觀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