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熟視無覩的意思、熟視無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熟視無覩的解釋

經常看到卻像不曾看見一樣。形容對眼前的事物不關心或漫不經心。語本 晉 劉伶 《酒德頌》:“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覩 泰山 之形。” 唐 韓愈 《應科目時與人書》:“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視之若無覩也。” 梁啟超 《滅國新法6*論》:“此事今初起點,論國事者皆熟視無覩焉。”亦作“ 熟視無睹 ”。 郭沫若 《天地玄黃·悼*********》:“然而有權責的人卻充耳不聞,熟視無睹,不僅不依從人民的意願,反而倒行逆施,變本加厲。”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熟視無覩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熟視無睹”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shú shì wú dǔ”,意指對經常看到的事物視而不見,形容對熟悉的現象麻木不仁、漠不關心或缺乏應有的警覺。該詞語由“熟視”(意為“看得很熟悉”)和“無睹”(意為“沒有看見”)兩部分構成,強調因習以為常而忽略問題的本質。例如,在描述人們對環境污染的态度時,可以說“他對日益嚴重的霧霾問題熟視無睹”。

這一解釋基于權威漢語詞典來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該詞條定義為“看慣了就像沒看見一樣,形容對事物漠不關心”(來源:商務印書館,2016年)。同時,參考線上漢語詞典漢典網(zdic.net),該網站提供了詳細的詞語解析和例句,确認“熟視無睹”常用于批評社會或個人對常見問題的忽視(來源:漢典網,鍊接:https://www.zdic.net/hans/%E7%86%9F%E8%A7%86%E6%97%A0%E7%9D%B9)。

網絡擴展解釋

“熟視無覩”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及用法: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演變

三、用法特點

四、近義與反義

五、使用示例

如郭沫若所述:“有權責者充耳不聞,熟視無覩,甚至倒行逆施。”
(描述對民衆訴求的漠視)

提示:該成語書寫時“覩/睹”易混淆,需注意字形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彪耀參署憯痌黨駢得空發狂費財飛煽浮宕幹俸館谷合兩為一後妻渾渾蒙蒙蒹葭倚玉交際花接駕羯羊羁留九瀛絶後光前看養考練客坐連霖流天立軸露寝楙楙沒臉妙慧密诘岷蜀霓帔吽呀漚罨破老葡萄紫潛鋒慶拜情悃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鋭勢弱喪塞口撒眸散殊煞是殊匹束溼曙霞伺瑕抵蠙梭服韬光韫玉外相文窮鹹泉鮮衣美食小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