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段碑的意思、三段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段碑的解釋

《天發神谶碑》的俗名。因碑石裂為三段,故稱。 清 孫星衍 等《寰宇訪碑錄·吳》:“紀功碑,篆書, 天璽 元年八月,俗稱三段碑。”《江甯縣志·金陵金石考》:“ 吳後主 紀功三段石碑,一名《天發神讖碑》,又曰《天璽華覈文皇象書》。非篆非隸,最為奇古。在府學尊經閣下。”亦名“三段石”。 清 葉奕苞 《金石錄補續跋·吳天玺元年紀功碑》:“此 吳巖山 紀功德石,在 江寧府 天禧門 外,俗名三段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段碑”是《天發神谶碑》的俗稱,因碑石斷裂為三段而得名。以下是詳細解釋:

1.名稱由來與基本含義

2.曆史與文獻記載

3.書法特點與藝術價值

4.其他解釋(存疑)

“三段碑”主要指東吳《天發神谶碑》,其斷裂為三段的特征成為核心命名依據,兼具曆史考證與書法研究價值。若需進一步了解碑文内容或現存殘片信息,可參考金石學專著或南京地方志。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段碑》的意思

《三段碑》是一個成語,形容文章或詩句結構合理,層次分明。它表示篇幅分為三段,每段句子或詞句之間有明确的邏輯關系,因而整體内容清晰,構思嚴謹。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段碑》由三個字組成,每個字的部首和筆畫如下:

1. 三 [部首:一、丨、丶;筆畫:3]

2. 段 [部首:殳;筆畫:6]

3. 碑 [部首:石;筆畫:13]

來源和繁體

《三段碑》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學家蘇轼的《東坡志林》中的一篇名為《老子道德經》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蘇轼提到遵循《老子道德經》的文章應當像立碑一樣,分為三段,因此産生了這個成語。

《三段碑》的繁體寫法為「三段碑」,與簡體寫法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三段碑」這個成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以清代康熙字典為例,「三段碑」的古漢字寫法如下:

1. 三 [古漢字寫法:參]

2. 段 [古漢字寫法:段]

3. 碑 [古漢字寫法:碑]

例句

以下是應用了《三段碑》這個成語的例句:

1. 這篇文章寫得像一座《三段碑》,結構清晰,層次分明。

2. 他的演講内容布局合理,可謂是一篇《三段碑》。

3. 這首詩的每個段落都獨具特色,像一座座《三段碑》。

組詞

與《三段碑》相關的一些組詞如下:

1. 文章梳理

2. 句子分段

3. 構思周密

4. 内容清晰

5. 篇幅合理

近義詞

與《三段碑》意思接近的成語有:

1. 篇章有序

2. 結構嚴謹

3. 條理分明

4. 層次分明

5. 立意鮮明

反義詞

與《三段碑》意思相反的成語有:

1. 語無倫次

2. 紛亂無章

3. 缺乏條理

4. 話不經常

5. 漫無邊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