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匡阜的意思、匡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匡阜的解釋

江西 廬山 的别稱。 唐 孟浩然 《彭蠡湖中望廬山》詩:“中流見 匡阜 ,勢壓 九江 雄。” 唐 劉轲 《廬山黃石岩院記》:“古老有言曰:太極之氣積而為山嶽,洩而為川瀆。然則 匡阜 之氣,其大也乎?” 唐 李德裕 《大孤山賦》序:“餘剖符 淮 司,道出 蠡澤 。屬江天清霽,千裡無波;點 大孤 於中流,昇旭日於 匡阜 。不因左官,豈遂斯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匡阜”一詞主要有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來源綜合理解:

  1. 廬山别稱說(主流解釋) 根據權威性較高的滬江線上詞典及其他多個來源顯示,“匡阜”是江西廬山的别稱。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
  1. 糾錯行為說(次要解釋) 部分低權威性網頁(如)将其解釋為“匡正錯誤”的成語,但此說法未見于古籍或權威詞典,可能是現代誤讀。

建議側重:從文獻考據角度,應采信第一種解釋。第二種說法缺乏可靠依據,可能因“匡”字單獨有“糾正”義(如“匡正”)而産生的聯想誤解。

注: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全唐詩》《廬山志》等古籍驗證唐代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匡阜的意思

《匡阜》是一個成語,意為“糾正錯誤”、“挽救危局”。它常用來形容通過正确的行動糾正錯誤,挽救危險的局面。

拆分部首和筆畫

《匡阜》的部首是“匚”和“阜”。其中,“匚”是一個單獨的部首,表示“匣子”,也稱“匡是”,表示把它拆分為幾刀砍斷;“阜”是一個複雜的部首,表示“土堆”。整個成語“匡阜”所需要的筆畫數為17畫。

來源

《匡阜》出自于《左傳·昭公十七年》:“冬,葬我文公。阜而匡之。”這句話中的“阜而匡之”後來引申為“匡阜”,表示為文公修建墳墓并糾正錯誤,以保護國家免于危險。

繁體

《匡阜》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匡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匡的形狀更像是一個正方形的蓋子加上一個立起來的圓桶,在字形上寓意着修正錯誤的意思。阜的字形象征着土堆或山丘的形狀。

例句

1. 他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來匡阜公司的財務問題。
2. 當局決定采取緊急措施以匡阜局勢。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匡正、匡助、阜臨。 近義詞:挽救、糾正、救援。 反義詞:敗壞、誤導、推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