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刻鑿的意思、刻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刻鑿的解釋

刀刻斧鑿。 宋 蘇轼 《次韻劉京兆石林亭之作》:“盡令屬 牛 氏,刻鑿紛斑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刻鑿”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面義和引申義兩個層面理解,主要具有以下詳細釋義:

一、字面義:雕刻與鑿刻的技法

指用刀具或尖銳工具在硬質材料(如木頭、石頭、金屬)表面進行雕琢、镂刻或鑿出紋飾、文字的行為與工藝。

二、引申義:刻意雕琢,失之自然

用于形容語言文字或藝術作品過度修飾,顯得生硬做作,缺乏自然流暢之感。

三、工藝特征:技法與效果的結合

在具體應用中,“刻鑿”還隱含以下特征:

  1. 穿透性:工具需穿透材料表層形成凹陷(如《古代漢語詞典》強調“鑿”的穿透性);
  2. 紋飾性:多用于制作圖案、文字等裝飾性内容(如碑文、木雕紋樣);
  3. 人工痕迹:引申義中突出人為修飾的痕迹過重,反失本真 。

權威來源參考: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 “刻鑿”詞條。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刻鑿”釋義。
  3. 《辭海》(第六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 “刻鑿”引申義注解。
  4.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 “鑿”字釋義。

注:因詞典類來源多為紙質出版物,此處提供權威出版社及版本信息以供查證,未附電子鍊接以确保信息準确性。

網絡擴展解釋

“刻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1.基本釋義

“刻鑿”指用刀具或斧鑿等工具在硬物表面進行雕刻或開鑿的動作,強調工藝的精細與力度結合。例如,形容在石頭、木材等材料上留下痕迹或圖案。

2.出處與經典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蘇轼的《次韻劉京兆石林亭之作》:“盡令屬牛氏,刻鑿紛斑斑。” 詩句中“刻鑿”描述石林上密集的雕鑿痕迹,體現人工雕琢的繁複。

3.構成分析

4.應用場景

5.相關擴展

“刻鑿”與“雕刻”“雕鑿”近義,但更強調工具的直接作用。其反義詞可為“磨平”“覆蓋”等,表示消除痕迹的動作。

如需進一步了解“鑿”的具體工具用法或“刻”的時間含義,可參考古代文獻或工藝類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翺翔阪泉薄嬷便士避去菜籽尺澤充其量出誅賜告道德義務得着典誓地熱丢臉東呂鄉斷猿度過惰容惡貫已盈芳襟鈎牝龜兒卦佹瑣國度國色天香懷土會節見賞緘縢轎封镌官看做拉話老婆當軍靈鏡魯麟輪鈎漫客囊楮女兒牆盤距潛生曲宴日表肉頭褥草閏益擅業深宮聲韻學什伍東西刷膩叔度貼正窪然仙伯險狹笑端小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