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測日影定時辰的儀器。《後漢書·律曆志上》:“記稱 大橈 作甲子, 隸首 作數。二者既立,以比日表,以管萬事。” 劉昭 注:“表即晷景。”
(2).在日之外。比喻極遠的地方。《宋書·符瑞志下》:“日表地外,改服請教。” 唐玄宗 《千秋節宴》詩:“風傳率土慶,日表繼天祥。” 清 吳偉業 《雜感》詩之五:“日表土中通極北, 河 源天上接 安西 。”
(3).舊稱帝王的儀表。《宋史·樂志十六》:“傳清蹕,行黃道,緹騎出重城。仰瞻日表映朱紘,環珮更鏘鳴。” 元 陳益稷 《送駕至上都過關口而回》詩:“喜見重瞳開日表,何勞八翼夢天門。” 明 張居正 《面獎廉能》詩:“共望龍顔瞻日表,近承天語挹春溫。”
日表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字面本義
“日”指太陽,“表”意為外部、顯現。組合指太陽的光芒或太陽顯現于外的光輝。《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為“日冕之光”,即太陽大氣最外層可見的暈狀光層。
帝王象征義
古代天文學中,太陽象征君主權威。《宋史·樂志》載“日表英資”即指帝王超凡的儀容風範,引申為帝王容儀或威德的代稱。如明代張居正《賀瑞雪表》稱頌皇帝“日表凝祥”,突顯君主威儀。
計時工具義
作為古代天文儀器,“日表”指通過日影測定時間的圭表。《周髀算經》記載其“立表測影”功能,通過觀測日影長度确定節氣與時辰,體現古人時間計量智慧。
《淮南子·天文訓》以“日表”指代時空邊界,如“日行九州,七舍謂之日表”,隱喻宇宙的廣袤維度。
儒家典籍中常用“日表”比喻崇高的道德境界,如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引“聖德如日表之明”,彰顯光明磊落的品格。
在當代漢語中,“日表”主要用于曆史文獻解讀與天文學史研究。如《中國天文學史》詳述圭表(日表)在殷商時期的應用,印證其作為文化遺産的科學價值。
參考資料來源
“日表”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種含義:
百齒梳百祉媬傅備貨珌佩才伎淳儉鄧世昌登雲履東一筢子西一掃帚端正惡限番夷分布鈎赜觀稼冠事果蠃楻闆滑雪闆枑苑見面鞋腳繳納揭白矜矜業業居巢刻本邋級老蜯連珠寨籬根沒空生有梅三配置頗測歉歉淺庸杞梁妻卿老清玄凄欷染須種齒掃門生霸聖人窟深拗十二衣爽當水垢水摸素聞塘坳謄清屯利無常鐘罅縫夏令時險德析珪徯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