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刻凿的意思、刻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刻凿的解释

刀刻斧凿。 宋 苏轼 《次韵刘京兆石林亭之作》:“尽令属 牛 氏,刻凿纷斑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刻凿”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面义和引申义两个层面理解,主要具有以下详细释义:

一、字面义:雕刻与凿刻的技法

指用刀具或尖锐工具在硬质材料(如木头、石头、金属)表面进行雕琢、镂刻或凿出纹饰、文字的行为与工艺。

二、引申义:刻意雕琢,失之自然

用于形容语言文字或艺术作品过度修饰,显得生硬做作,缺乏自然流畅之感。

三、工艺特征:技法与效果的结合

在具体应用中,“刻凿”还隐含以下特征:

  1. 穿透性:工具需穿透材料表层形成凹陷(如《古代汉语词典》强调“凿”的穿透性);
  2. 纹饰性:多用于制作图案、文字等装饰性内容(如碑文、木雕纹样);
  3. 人工痕迹:引申义中突出人为修饰的痕迹过重,反失本真 。

权威来源参考: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 “刻凿”词条。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刻凿”释义。
  3. 《辞海》(第六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 “刻凿”引申义注解。
  4.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凿”字释义。

注:因词典类来源多为纸质出版物,此处提供权威出版社及版本信息以供查证,未附电子链接以确保信息准确性。

网络扩展解释

“刻凿”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1.基本释义

“刻凿”指用刀具或斧凿等工具在硬物表面进行雕刻或开凿的动作,强调工艺的精细与力度结合。例如,形容在石头、木材等材料上留下痕迹或图案。

2.出处与经典用例

该词最早见于宋代苏轼的《次韵刘京兆石林亭之作》:“尽令属牛氏,刻凿纷斑斑。” 诗句中“刻凿”描述石林上密集的雕凿痕迹,体现人工雕琢的繁复。

3.构成分析

4.应用场景

5.相关扩展

“刻凿”与“雕刻”“雕凿”近义,但更强调工具的直接作用。其反义词可为“磨平”“覆盖”等,表示消除痕迹的动作。

如需进一步了解“凿”的具体工具用法或“刻”的时间含义,可参考古代文献或工艺类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鞞革不做肉铲铗赤盐宠辱不惊诋诃对天发誓泛博反坐氛垢鲋鰅改行干谋贡输鹤厀闳巨化顺佳眷降辱假拟金圆券金跃酒胾均工骏命旷遗量力而行辽险蠡浦利舌落叶知秋履凫民和年稔目不识丁捻钱蹑脚皮鞯栖惶人众是即是施琅式庐手摇车倏地水秀说死说活探路特耸亭鄣同等偷荣投资公司,投资信托公司抟弄未必然仙輀象载西安市消化不良翕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