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輪鈎的意思、輪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輪鈎的解釋

亦作“ 輪鉤 ”。釣竿上裝有小輪以收卷釣絲的釣具。《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波上惟見一人,唱謳歌而撥棹,手持輪鈎,欲以(似)魚(漁)人。” 蔣禮鴻 通釋:“現在 浙江 金華 人所用的釣竿,釣絲很長,頭上裝有好幾枚雙尖釣鈎,可以下到很遠的地方,而於近釣竿把手處裝置直徑三四市寸的小輪,用來收捲釣絲。這種情形,和變文所説‘收輪捲索’相合,應是輪鈎的遺制。”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戲躍蓮池四五秋,常搖朱尾弄輪鉤。無端擺斷芙蓉朶,不得清波更一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輪鈎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輪鈎(lún gōu)是一種傳統釣具,指釣竿上安裝有小輪裝置的漁具,主要用于收卷釣絲。其名稱中的“輪”指收線用的滑輪,“鈎”則指釣鈎。

二、結構特點

  1. 滑輪裝置:釣竿近手握處裝有直徑約10厘米的輪子,用于收放釣絲,類似現代漁輪的雛形。
  2. 多鈎設計:釣絲末端常配多個雙尖釣鈎,可覆蓋較廣水域。
  3. 長線優勢:通過滑輪可控制超長釣絲,適合遠距離垂釣。

三、曆史文獻記載

四、現代遺存
浙江金華地區仍保留類似傳統釣具,其結構與古籍描述的“收輪卷索”原理一緻,被認為是輪鈎的延續。

其他解釋補充
極少數文獻(如)将“輪鈎”解釋為成語,比喻通過權謀手段達成目的,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詞典,可能為引申或誤讀。

建議結合《敦煌變文集》等古籍及地方民俗研究進一步考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輪鈎的意思

《輪鈎》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一種古代的武器,也稱為「輪叉」。它由輪子和鈎組成,形狀類似于一個具有多個鈎子的車輪。

拆分部首和筆畫

《輪鈎》的拆分部首是「車」,總共由14個筆畫組成。

來源

《輪鈎》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戰争時期,它是一種精巧的近戰武器,常用于搏鬥和防禦。

繁體

《輪鈎》的繁體字為「輪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輪鈎》的漢字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但整體形狀和意義大緻相同。

例句

1. 劍客手持輪鈎,熟練地施展着霸道的劍法。

2. 武術大師展示了他精湛的輪鈎技藝,讓觀衆驚歎不已。

組詞

衡輪、車輪、鈎鐮、鐵鈎等。

近義詞

輪叉、車輪鈎、輪子鈎等。

反義詞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輪鈎》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