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克期的意思、克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克期的解釋

[on a set date;at the appointed time] 在嚴格規定的期限内

克期完成

詳細解釋

克日。 漢 王符 《潛夫論·交際》:“懷不來而外克期。”《水浒傳》第七八回:“十個節度使非同小可,每人領軍一萬,克期并進。”


限期;定期;如期。《後漢書·锺離意傳》:“ 意 遂於道解徒桎梏,恣所欲過,與剋期,俱至,無或違者。”《南史·宋紀上》:“帝剋期至都,而每淹留不進。” 唐 白居易 《題裴晉公女幾山刻石詩後》詩序:“ 裴侍中 晉公 出讨 淮西 時,過 女幾山 下,刻石題詩,末句雲:‘待平賊壘報天子,莫指仙山示武夫。’果如所言,剋期平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克期"是漢語書面語中表示時間限定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個層面:

一、詞義解析 該詞由"克"(本義為戰勝,引申為約束)與"期"(時限)構成,指嚴格限定或規定的日期。《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嚴格限定的期限",商務印書館學術詞典中心收錄該詞時特别強調其"具有不可延宕的強制屬性"。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軍政文書,如《三國志·魏書·公孫瓒傳》載:"克期會合,進讨張燕"。

二、現代用法特征 作為時間副詞使用時,常與完成性動詞搭配,如"克期竣工""克期送達"。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虛詞詞典》指出,這種用法始見于魏晉公文,現代多用于正式場合的書面表述。其近義詞"限期"側重時間範圍,而"克期"更強調時限的嚴格性。

三、典型用例

  1. 司法領域: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中常見"克期執行"的表述
  2. 工程建設:《建築法實施細則》規定重大項目須"克期驗收"
  3. 古籍例證:《晉書·羊祜傳》載"克期方至,懸弩數千"

網絡擴展解釋

“克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1.基本含義

指在嚴格規定或約定的期限内完成某事,強調按時兌現承諾或任務的能力。例如“克期完工”“克期送達”,常見于正式或書面語境。

2.詳細解析

3.用法與示例

4.同義詞與變體

5.補充說明

部分資料提到“克期”有“克服、克制”的引申義(如“克己”),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後漢書》《水浒傳》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闇君邦族畢罷不吐不快敕斷傳草除陛黨然點茶典治鬥很放光紡緝跗萼載韡腐俗府佐跟趟兒孤棟歸屬櫃田孤突恨骨和絃圜府皇儲檟楛賤恥谫谫嬌妙盡量金竹亢心憍氣窺塞棱棱掙掙燎漿領狀莅祚沒可得牧身婆歡喜浦口潛藩切實可行漆簡人模人樣少年先鋒隊石蛇瘦括括疏誕司刑鐵闆釘釘鐵冊外主罔死晚甲嵬峩桅樓圍繞纖身屑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