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闇君的意思、闇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闇君的解釋

昏昧的君主。《荀子·王霸》:“闇君必将急逐樂而緩治國。” 漢 王符 《潛夫論·務本》:“凡此八者,皆衰世之務,而闇君之所固也。” 漢 徐幹 《中論·慎所從》:“明君舍己而從人,故其國治以安;闇君違人而專己,故其國亂以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闇君(àn jūn)是漢語中的一個複合詞,由“闇”與“君”二字構成,其核心含義指昏庸無道、不明事理的君主。以下從字源、釋義及典籍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闇(àn)

    本義為昏暗、不明亮,引申為愚昧糊塗、昏聩不明。《說文解字》釋:“闇,閉門也”,段玉裁注:“借為幽暗字”。在政治語境中特指缺乏明察與智慧。

  2. 君(jūn)

    指君主、統治者,古代最高權力象征。《爾雅·釋诂》雲:“君,尊也”。

二字組合後,“闇君”即指昏聩失德的統治者,強調其治國無方、蔽于私欲的特性。


二、權威釋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闇君:昏昧的君主。與“明君”相對。

引證:

《荀子·臣道》:“闇主妒賢畏能而滅其功。”

《漢書·谷永傳》:“抑損椒房玉堂之盛寵,毋聽後宮之請谒,除掖庭之亂獄……以應天變,救闇君。”

此定義明确指向君主在德行、能力上的缺失,常與拒谏、親佞、禍國等行為關聯。


三、典籍用例

  1. 《荀子·王霸》:

    “闇君者,必将急逐樂而緩治國。”——批判昏君耽于享樂而荒廢朝政。

  2. 《韓非子·難四》:

    “夫日兼照天下,一物不能當也;人君兼照一國,一人不能壅也。故為闇主者,一物未能當也。”——以日光喻君明,反襯闇君之蔽塞。


四、語義關聯詞


參考來源: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
  2. 《爾雅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 羅竹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
  4. 王先謙《荀子集解》(中華書局,1988)
  5. 王先慎《韓非子集解》(中華書局,1998)

(注:因古籍文獻無直接網絡鍊接,标注紙質出版物信息以符合學術引用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闇君”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用于指代昏昧無能的君主。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闇君(ān jūn)的字面意思是“昏昧的君主”,其中“闇”通“暗”,表示愚昧、昏庸;“君”指君主或統治者。該詞強調君主缺乏治國能力,常因沉迷享樂或專斷獨行導緻國家混亂。

二、經典出處與文獻引用

  1. 《荀子·王霸》中提到:“闇君必将急逐樂而緩治國。”指昏君急于追求享樂而忽視國家治理。
  2. 漢王符《潛夫論·務本》指出,闇君固守衰世之務,加劇國家危機。
  3. 漢徐幹《中論·慎所從》對比明君與闇君:“明君舍己從人,國治以安;闇君違人專己,國亂以危。”

三、相關詞語擴展

四、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曆史評論或文學作品中,帶有批判色彩,例如評價古代君主治國失策或道德缺失。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荀子》《潛夫論》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俺們飽漢不知餓漢饑變術不可動搖沖豫單鈎斷不了隊仗惡搞風律撫遇閤正苟或關尺汗汗韓朋木和僦呵怒紅毛刀喉脣黃姑郊畛佳期景緯急燥距沖阆苑瓊樓兩敗俱傷裂陝遴啬劉寄奴離元緑呢大轎麻積邈廓冥骨醲秀平署頻頻錢流遷染酋醳權時三分發三略三足鼈色拉省括沈委射月縧脫祧續貼用通風機亡慮亡民無可那烏油油享燕纖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