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understroke; be struck dead by stroke of lightning] 打雷時電流通過人、畜、樹木、建築物等而造成殺傷或破壞
(1).極言打擊力量之迅猛無比。《三國志·蜀志·張嶷傳》“輒有籌畫戰克之功” 裴松之 注引 晉 陳壽 《益部耆舊傳》:“若終不從,大兵緻誅,雷擊電下,雖追悔之,亦無益也。”
(2).雷電發生時,由于強大電流的通過而殺傷或破壞人畜、樹木或建築物等的現象。 魯迅 《熱風·隨感錄五十三》:“學幾句世界語,畫幾筆花,也是高雅的事,難道也要同行嫉妬,必須聲明魚目混珠,雷擊火焚麼?”
“雷擊”指雷電發生時産生的強大電流通過物體(如人、畜、樹木、建築物等)造成的直接殺傷或破壞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原理
雷擊是雲層與地面之間或雲層内部發生強烈放電時,電流通過地面物體産生的物理現象。當帶電雲層接近地面,與地表形成電勢差,會通過導電物體(如高樓、樹木等)放電,産生瞬間高溫和沖擊力。
主要危害
延伸含義
在漢語中,“雷擊”也比喻突如其來的打擊或懲罰,如成語“如遭雷擊”形容遭遇意外沖擊。
多語言表達
防護提示:雷雨天氣應避免在空曠處停留,建築物需安裝避雷設施以降低風險。
雷擊是指由閃電引起的、給予人或物體以電擊傷害的現象。雷電是大氣中氣壓急劇下降引起的放電現象,當閃電直接擊中人或物體時,就會産生雷擊。雷擊可以造成人員受傷、設備損毀甚至死亡。
雷擊的漢字“雷”是由氵(水)和田(田字底部)組成的。拆分部首是氵,筆畫數為9。擊的漢字“擊”是由卩(蔔字底部)和幾(又字底部)組成的。拆分部首是卩,筆畫數為5。
雷擊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話傳說。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雷神是掌管雷電和天氣的神明,雷擊被認為是雷神的懲罰和威懾。至今,雷擊仍然是人們對于自然力量的畏懼和敬畏。
在繁體字中,雷擊的寫法為「雷擊」。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差異。雷擊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為「雷擊」,中間加上一個“擊”字,表示“擊打”的動作。
1. 雷擊造成了電線杆的嚴重損壞。 2. 這座建築物在一次雷擊中被徹底摧毀。 3. 他幸運地躲過了一次雷擊。
雷擊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
1. 雷電:指天空中的閃電和雷聲。
2. 雷暴:指出現閃電、雷聲和強風的氣象現象。
3. 雷陣雨:指伴隨着雷聲和閃電的短暫但劇烈的陣雨。
近義詞:閃電擊、電擊、雷霆
反義詞:保護、避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