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刻闆的意思、刻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刻闆的解釋

(1) [cut block for printing]∶印刷用的雕刻底闆

刻闆印刷

(2) [mechanical;inflexible]∶比喻處事不靈活,不能隨機應變

詳細解釋

(1).亦作“ 刻版 ”。雕闆(印書)。《資治通鑒·後周太祖廣順三年》:“ 蜀 毋昭裔 出私財百萬營學館,且請刻闆印九經。” 宋 司馬光 《答新知磁州陳大夫遊古書》:“前歲 公廙 校正先集,欲刻闆摹之,廣傳於世。” 毛6*6*《中國革命和中國共6*6*黨》第一章第一節:“中華民族……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經發明了刻版印刷。”

(2).比喻因循;呆闆。《官場現形記》第二回:“一年之内,我一個生日,我們賤内一個生日,這兩個生日,是刻闆要做的。” 茅盾 《有志者》四:“再捧着頭,再點着煙,再到床上躺一會。這是刻闆的。” 陳學昭 《工作着是美麗的》上卷一:“極端的刻闆,極端的單調。”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刻闆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刻闆”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本義(印刷術語) 指在木闆、金屬闆等材料上雕刻文字或圖案,制成印刷用的底版。該用法源于古代雕版印刷技術,如《宋史》記載“周顯德中,始有經籍刻闆”。該詞也寫作“刻版”,如《資治通鑒》提到蜀地學者“刻闆印九經”。

二、引申義(性格或行為特征) 比喻思維僵化、缺乏靈活性,表現為機械套用固定模式。例如茅盾在《有志者》中描述“這是刻闆的”作息,陳學昭形容“極端的刻闆”生活方式。該含義強調對既有規則的過度依賴,如“學習不能刻闆照搬經驗”。

三、語義辨析 •近義詞:呆闆(側重缺乏活力)、死闆(強調不知變通)、機械(形容無自主判斷)。 •反義詞:靈活、生動、變通。 •特殊對比:與“呆滞”不同,後者多描述精神狀态(如眼神呆滞);“刻闆”更側重行為模式固化。

四、使用場景 既可用于具體事物(如刻闆印刷工藝),更多用于抽象描述,如批評教育方式、工作方法或思維模式的僵化。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刻闆——一個詞的意思

刻闆是一個常用的漢字,具有豐富的含義和用法。字形為“刂”和“闆”兩個部首組成,刂表示刀子,闆表示木頭,結合起來表示用刀刻在木闆上,具有刻劃、雕刻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刻闆的部首是刂(刀)和闆(木頭),它具有6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刻闆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循吏傳》中,用于形容人的思想、觀念或行為呈現僵死、固定、不靈活的狀态。繁體字為「刻闆」,與簡體字寫法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刻闆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刂的寫法較為簡化,字形中的用刀刻在木闆上的意象更加明顯。

例句

1. 他們對于問題的看法都很刻闆,缺乏靈活性。

2. 别總是按照刻闆思維來看待問題,要多角度思考。

組詞

刻闆化、刻闆印象、刻闆觀念、刻闆評價。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僵化、固化、呆闆。

反義詞:靈活、活潑、新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