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助的意思、耕助的詳細解釋
耕助的解釋
耕藉。《孟子·滕文公下》:“《禮》曰:諸侯耕助,以供粢盛。” 楊伯峻 注:“‘助’即‘藉’。《滕文公上》已雲:‘助者,藉也。’故知《孟子》此處實假‘助’為‘藉’。”
詞語分解
- 耕的解釋 耕 ē 用犁把土翻松:耕種(恘 )。耕作。耕耘(耕地和除草,亦泛指勞動,如“着意耕耕,自有收獲”)。筆耕(喻寫文章)。舌耕(喻教書)。 筆畫數:; 部首:耒; 筆順編號:
- 助的解釋 助 ù 幫助協同,輔佐:輔助。幫助。助手。助人為樂。助桀為虐。拔苗助長(僴 )。愛莫能助。 相傳為殷代的租賦制度。 幫 助 ú 古同“鋤”,除去。 幫 筆畫數:; 部首:力;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耕助”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
基本釋義
“耕助”讀作gēng zhù,意為“耕藉”。其中“耕藉”是古代的一種禮儀,指帝王或諸侯親自耕作農田,以象征對農業的重視,并鼓勵農耕生産。
-
出處與文獻依據
該詞最早見于《孟子·滕文公下》:“《禮》曰:諸侯耕助,以供粢盛。”。根據楊伯峻的注釋,“助”在此處通假為“藉”,即借助民力耕種公田的行為,屬于古代勞役地租制度的一種形式。
-
曆史背景
“耕助”中的“助”與殷商時期的“助法”相關,指統治者通過征用民力完成公田耕作,後逐漸演變為禮儀活動,體現“重農”思想。
-
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耕助”一詞已較少使用,但在文學或曆史讨論中可能被提及。需注意與日本人名“金田一耕助”(小說中的偵探角色)區分,後者屬于特定語境下的專有名詞。
總結來看,“耕助”主要承載古代禮儀和制度内涵,需結合文獻和通假字知識理解其本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耕助》這個詞的意思是農民的幫助或助手。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耒”部,右邊是“且”部。根據筆畫的計算,它總共有11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耕助」。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差異,但基本上與現代寫法相似。例如,早期的漢字可能使用更簡化的形式。但可以确定的是,“耕助”這個詞在古代就已經存在了。 以下是一些關于“耕助”一詞的例句:“農民們非常需要一個耕助來輔助他們的農田工作。” “他成為了村裡的耕助,幫助農民們完成了繁重的耕作工作。” 關于“耕助”的組詞包括:“耕種”、“農田”、“農作物”。近義詞方面可以考慮“農業助手”、“田間助手”。反義詞可能是“農業獨力完成”或“無助的農民”。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