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榨取;搜刮。 明 歸有光 《蠲貸呈子》:“當兇荒劄瘥之餘,百姓嗷嗷,謂當以王命施惠,家賜戶益之,猶不能濟,而反從而浚削之,民命窮矣,無可往矣。”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高拱》:“彼(指土司)世享富貴,無故思叛,理必不然,皆當事者或浚削,或慢殘,或處置失當,激而成之。” 清 嚴允肇 《哀淮人》詩:“官吏責富戶,浚削如仇讎。”
“浚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主要通過曆史文獻和字義分析來解讀:
浚削(jùn xuē)指榨取、搜刮,常用于描述對百姓或資源的過度剝削。該詞由“浚”和“削”兩個動詞組合而成:
該詞多用于曆史或文學作品中,強調統治者或官吏通過苛政、重稅等手段壓榨民衆,帶有批判色彩。近義詞包括“盤剝”“搜刮”,但“浚削”更凸顯剝削的深度和系統性。
漢典明确提到,“浚”作為動詞時可直接表示“榨取”,如“浚財”即搜刮錢財,進一步印證了“浚削”的複合含義。
《浚削》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清除淤泥和疏通。此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氵”和“刂”,其中“氵”表示水,而“刂”表示刀、削。
《浚削》的拼音為jùn xiāo,其中“浚”拼音為jùn,讀第三聲,表示清除淤泥;“削”拼音為xiāo,讀第一聲,表示疏通。
《浚削》是一個古老的漢字詞語,早在古代就有使用。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繁體字形為「濬削」。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些許不同。《浚削》在古代的寫法為「濬」和「劏」。在今天的正體字中,「濬」表示清除淤泥的意思,而「劏」表示疏通。
以下是一些關于《浚削》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與《浚削》相關的詞組、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