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疲乏。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師自遠而來,困倦,欲于何方休息耶?”《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困倦已甚,一齊昏睡。”《紅樓夢》第七三回:“ 襲人 等在旁剪燭斟茶,那些小的困倦起來,前仰後合。”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章:“ 慧梅 用手背揉揉困倦的眼睛。”
“困倦”是一個形容詞,指因體力或腦力消耗而導緻的疲乏感,主要表現為身體乏力、精神不振、渴望睡眠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困”指疲乏、勞累,“倦”指疲倦、厭倦,合起來強調因疲勞而産生睡意。例如:“連續工作12小時後,他感到極度困倦。”
常見使用場景
近義詞辨析
反義詞
清醒、精神煥發、神采奕奕。
緩解建議
可通過短暫小憩(20-30分鐘)、補充水分、適度活動(如拉伸)或調整作息規律緩解。長期困倦需排查睡眠障礙或健康問題。
該詞在口語和書面語中均常用,語法上可作謂語(“我困倦了”)或定語(“困倦的雙眼”)。
《困倦》是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人感到疲勞和困頓的狀态,往往是因為長時間的工作、學習或缺乏睡眠等原因導緻的身體和精神的疲憊。
《困倦》這個詞的部首是「囗」和「犬」,共有10個筆畫。
《困倦》的來源比較明确,「困」表示陷入困境或無法自拔,「倦」表示疲乏和精神不振。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了形容疲勞和困頓的意思。
《困倦》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都是「困倦」。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古代漢字的寫法存在一定的變化,但是《困倦》這個詞在古時候的寫法與現在的寫法相似,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
1. 經過連續的工作,他感到非常困倦。
2. 昨晚熬夜看電影,現在我感到非常困倦。
1. 困頓:形容人陷入困境或無法自拔的狀态。
2. 疲倦:形容身體和精神疲勞的狀态。
3. 困擾:表示心情或思緒受到困惑或困擾。
1. 疲憊:形容勞累到達極限,無法繼續。
2. 疲勞:渾身乏力,精神不振。
3. 困乏:身心疲乏,欠缺睡眠。
1. 幹淨:指身體和精神狀況良好,沒有累積的疲勞。
2. 充沛:形容精力充沛,沒有疲倦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