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耿的意思、剛耿的詳細解釋
剛耿的解釋
(1).猶清肅。 唐 韓愈 《南山詩》:“參差相疊重,剛耿陵宇宙。” 錢仲聯 集釋引 徐震 評釋:“剛有肅義。耿者,光也。光與清朗之義相因。‘剛耿’雲者,猶言清肅也。”
(2).剛直耿介。 宋 蘇轼 《寄周安孺茶》詩:“有如剛耿性,不受纖芥觸。”
詞語分解
- 剛的解釋 剛 (剛) ā 硬,堅強,與“柔”相對:剛強。剛直。剛烈。剛勁(姿态、風格等挺拔有力)。剛健。剛毅。剛決。剛正不阿(?)。剛愎自用。 恰好,恰巧:剛剛(.恰好;.才)。剛好。 才:剛才。剛來就走。 姓
- 耿的解釋 耿 ě 光明:“山頭孤月耿猶在,石上寒波曉更喧”。耿耿(.光明,如“耿耿星河”;.形容忠誠,如“忠心耿耿”;.心裡老想着不能忘,如“耿耿于懷”)。 有骨氣,剛正不阿:耿介。耿直。耿節(堅貞的節操)。
網絡擴展解釋
“剛耿”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清肅莊嚴
- 釋義:形容環境或氣勢的肅穆、清朗,帶有莊嚴感。
- 出處:唐代韓愈《南山詩》中“參差相疊重,剛耿陵宇宙”,此處“剛耿”描繪南山巍峨肅穆的景象。學者錢仲聯引徐震評釋,認為“剛”有肅穆之意,“耿”指光明,合指清朗肅穆。
二、剛直耿介
- 釋義:形容人性格正直、堅毅,不輕易妥協。
- 出處:宋代蘇轼《寄周安孺茶》詩雲“有如剛耿性,不受纖芥觸”,以茶的品性比喻人的剛直不屈。後代文人如王令、鄭孝胥等也在詩詞中沿用此意。
補充說明
- 現代使用:該詞較為古典,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日常口語中較少出現。
- 近義詞:剛正、耿介、肅穆(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原文或學術注解,可參考《南山詩》《寄周安孺茶》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剛耿》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