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四庫全書的意思、四庫全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四庫全書的解釋

[Si Ku Quan Shu(Complete library in the Four Branches of Literature)] 中國清代編修的大型綜合叢書。乾隆38年(1773)開館編修,乾隆46年(1782)完成。共收書3503種,計79337卷。分經、史、子、集四部,44類。收錄了中國曆史上最有價值的文化典籍。全書共繕寫7部,分藏于北京、承德、沈陽、鎮江、揚州、杭州等地。其中文津閣本現存北京圖書館,是七部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叢書,由清高宗乾隆皇帝敕修,曆時十餘年(1773-1782年)編纂而成。其名稱中的“四庫”源自唐代典籍分類體系,指經、史、子、集四大部類,涵蓋傳統學術的核心範疇:

  1. 經部

    收錄儒家經典及注釋著作,如《周易》《尚書》《詩經》等,是古代思想與教育的基石。

    來源:國家圖書館《四庫全書》資源庫·經部概述(nlc.cn

  2. 史部

    涵蓋正史、編年、紀事本末等史書體裁,包括《史記》《資治通鑒》等,系統保存曆代政治、經濟史料。

    來源:中華書局《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分類說明(zhbc.com.cn

  3. 子部

    彙集諸子百家、科技、藝術等著作,如《墨子》《天工開物》《茶經》,體現古代多元學術思想。

    來源: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子部科技文獻研究》(ihns.cas.cn

  4. 集部

    輯錄詩文詞曲等文學作品,如《楚辭》《李太白集》,展現曆代文學創作成就。

    來源:北京大學《全唐詩》數據庫·集部文獻關聯(pku.edu.cn

核心價值與争議

全書共收書3,461種,約8億字,采用手工謄抄存于七閣(文淵、文源、文津、文溯、文宗、文彙、文瀾),現存四部完整抄本。其編纂雖系統整理文化遺産,但亦因政治目的禁毀數千種“違礙”書籍,引發後世對文化保存與思想控制的反思。

來源:故宮博物院《四庫全書編纂曆史檔案研究》(dpm.org.cn

權威定義

《漢語大詞典》釋“四庫全書”為:

“清乾隆時敕編的大型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3卷,第123頁,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網絡擴展解釋

《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年間編纂的一部大型綜合性叢書,其名稱源于中國古代圖書分類體系“經、史、子、集”四部。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編纂背景

《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由乾隆皇帝主持編纂,始于1773年,曆時13年完成。共收錄古籍3462種,約79338卷,分裝3.6萬餘冊,總字數約8億。參與編撰的學者達360餘人,抄寫人員超3800人。

2.内容分類

全書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共44類66屬:

3.曆史意義與争議

4.版本與保存

乾隆下令抄寫7部,分藏于北京文淵閣、沈陽文溯閣等地,現存4部(3部完整,1部殘本)。

5.文化象征

現代語境中,“四庫全書”常被用來比喻知識體系的龐大或學識淵博。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等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報信備至别封兵饑鄙淺恻然嘗膽卧薪鄽郭持酒處高臨深賜杖催歸淡霭氎旃冬釀乏話伐枳風笙風條風漪分力縛雞之力伏輸槁骸槁薦構成廣利海溆紅焰焰黃纁環圓豁出去镬煮降襲枷鎖經緯萬端就道颏頰攬撷罹兵摹索男女平等互利平裝皤皤前因骞越青松落色黥文柔情媚态沙畫錐世紀泰半糖醋驒騱琬液匣椟嘯父硣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