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節的意思、均節的詳細解釋
均節的解釋
猶調節。《周禮·天官·司會》:“以九式之法,均節邦之財用。” 賈公彥 疏:“雲以九式均節邦之財用者,九式,所以用九賦,使均平有節,故雲均節邦之財用。” 宋 曾鞏 《戶部侍郎制》:“夫知農之艱難,而有以勸助;視財之豐匱,而有以均節。” 宋 葉適 《中奉大夫林公墓志銘》:“ 汀州 賦輸無法,吏多取自入,為百姓患,帥漕請均節之,以委公。”
詞語分解
- 均的解釋 均 ū 平,勻,引申為調和:均衡。勢均力敵。平均。 皆,都,老少均安。 中國漢代計量單位,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 古同“韻”,和諧的聲音。 〔均鐘〕古代樂器。 古同“鈞”,造瓦器的轉輪。 筆畫數:;
- 節的解釋 節 (節) é 竹子或草木莖分枝長葉的部分:竹節。節外生枝。 物體的分段或兩段之間連接的部分:關節。兩節車廂。 段落,事項:節節(一段一段地,逐步)。節目。 中國曆法把一年分為二十四段,每段開始的名稱
網絡擴展解釋
“均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解釋:
一、基本含義
“均節”由“均”和“節”組成:
- 均:意為平均、公平。
- 節:意為節制、調節。
組合後,核心含義為“公平分配”或“合理調節”,強調資源、待遇等分配時的公正性。
二、古代文獻中的用法
- 調節財政
出自《周禮·天官·司會》:“以九式之法,均節邦之財用”,指通過制度合理調配國家財政收支,避免浪費。
- 資源管理
宋代曾鞏在《戶部侍郎制》中提到“視財之豐匮,而有以均節”,指根據財政狀況調節用度,體現經濟管理的智慧。
三、現代延伸意義
- 公平性原則:用于描述財富、機會等分配的公平性,如“均節社會資源”。
- 效率與節約:現代語境下可引申為“合理節省”,如“年均節省2000萬”(公車改革案例)。
四、其他相關
- 姓名學含義:若作為人名,寓意為“功均天地、砥節奉公”,但五行屬土木組合,傳統認為可能影響運勢。
“均節”既可指古代財政調節,也適用于現代公平分配或資源管理場景,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1. 《均節》的意思
《均節》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平衡掌握節制,合理分配事物。通過以適度為中心,避免過度或不足而産生的問題,保持事物的均衡狀态。
2. 《均節》的部首和筆畫
《均節》的部首是壇(土字旁),總筆畫數是11。
3. 《均節》的來源
《均節》這個詞來自于《易經》中的“坤卦”。在古代,人們根據坤卦的含義,理解和演繹出了“均節”的概念。
4. 《均節》的繁體
《均節》的繁體寫法為「均節」。
5. 古時候《均節》的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經曆了演變。其古時候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意思沒有改變。
6. 《均節》的例句
例句:他能夠均節自己的飲食習慣,避免飲食過量的問題。
7.《均節》的組詞
組詞:均等、節制、均衡。
8. 《均節》的近義詞
近義詞:平衡、調節、均勻。
9. 《均節》的反義詞
反義詞:不均、無節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